【纪要】第110期北外文学所·文学与文化论坛暨第17期王佐良讲坛

时间:2018-11-27

主题:世界文学——论莱辛的剧作《智者纳旦》(Weltliteratur. Lessings Drama Nathan der Weise

主讲人:德国慕尼黑大学弗里德里希·福尔哈特(Friedrich Vollhardt)教授

评述人:王炳钧教授

工作语言:德语

时间:2018年11月20日16:00

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西院综合楼1053会议室

记录人:张舒


2018年11月20日下午,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和王佐良高等文学院共同主办的“第110期北外文学所·文学与文化论坛暨第17期王佐良讲坛”在我校国际大厦1053会议室举行。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弗里德里希·福尔哈特(Friedrich Vollhardt)教授担任了论坛主讲人,其研究领域为近代德语文学、启蒙运动、文学理论、学科史等,他曾发表《赫尔曼·布洛赫的历史地位》、《莱辛》等三十余部著作、近百篇论文。


福尔哈特教授以《世界文学——论莱辛的剧作〈智者纳旦》为题,与听众一起探讨了此剧的现实性和历史性。讲座由外国文学研究所王炳钧教授担任主持人,来自外文所及德语系的众多师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福尔哈特教授首先考察了“宽容”(Tolerenz)这一概念在西方历史的源头和发展。他指出,宽容作为平衡文化矛盾的重要概念,并不旨在反对宗教传统和自我诠释,而恰恰是从这当中证明自身诉求的有效性。他从18世纪欧洲文化背景出发,以莱辛剧作《智者纳旦》中的戒指寓言为例,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解读。《智者纳旦》中充斥着对宗教唯一合理性的探讨——阿拉伯王国的苏丹萨拉丁为了榨取犹太商人纳旦的钱财召他前往,同时向他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中哪个才是真正的信仰。莱辛以薄伽丘《十日谈》中的戒指故事为素材,借主人翁之口,宣告了戒指(宗教)所代表的更重要的价值,即毫无偏见的爱。剧中的几个主要角色拥有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不同信仰,他们之间的宗教差异先是为友谊所让步,最终被家庭和亲缘关系取代。莱辛在剧中不但消解了宗教唯一合理性的困惑,也预设了不同信仰包容共存的可能。他以超越十八世纪的方式解决了宗教身份的形式和竞争问题,启迪了我们的社会应如何应对宗教信仰的多元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冲突可能性。

16F7E

最后,王炳钧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到场师生就莱辛的历史意义、现今社会宗教冲突、人类学危机等问题,与福尔哈特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