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第28期经典研读会

时间:2019-03-28


研读作品:艾亨鲍姆著《“形式方法”的理论》、什克洛夫斯基著《艺术作为手法》

导读人:佟玉华(英美文论方向18级硕士生)

主持人:赵嘉竑(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方向18级博士生)

时间:2019年3月26日下午1:30至4:30

地点:北外西院国际大厦1143会议室

纪要人:冉西楚(英美文论方向17级硕士生)



外国文学研究所第28期经典研读会于3月26日下午在国际大厦1143室顺利举行。会上,同学们重点讨论两篇俄国形式主义理论文章,即艾亨鲍姆的《“形式方法”的理论》与什克洛夫斯基的《艺术作为手法》。

首先,导读人佟玉华同学带领大家回顾了《“形式方法”的理论》中每个章节的主旨,包括形式主义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背景,他们所提出的文学研究的对象,不同时期的研究路径,重要的概念与术语,文学演变的观念以及形式主义对自身发展的评价。接着,她概括了《艺术作为手法》中的要点,指出该文主要反驳了波捷勃尼亚及俄国象征主义“艺术即形象思维”的观点,以及维谢洛夫斯基的“节约创造力的规律”。这两种观点之所以出现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将诗歌语言和散文语言/日常语言加以区别。

导读结束后,同学们进入提问、讨论环节。郭峰老师建议从比较形式主义与其主要反对的俄国象征主义、俄国学院派的文学理论入手来理解两篇文章,并带领大家梳理了书中提到的重要概念和观点,如日常语言与诗歌语言的区别,情节和本事的区分,奇异化(陌生化),自动化,节约,理由、手法与功能,形式演变、节奏激情、形式和材料之间的关系等。

在对日常语言与诗歌语言进行区分时,形式主义者是从对日常经验的考察入手的。他们认为,日常语言强调语言以经济、节约的方式传递意义的功能,但诗歌语言却强调增强印象与感受的功能。这一点似乎表明,形式主义的研究并非是从提出一个“形式”的先验假设开始的。接着,大家又对两篇文章提及的兼具日常语言与诗歌语言特征的演说话语进行了讨论。演说具有动员和申辩的功能,但同时又与修辞紧密相关。因此,对语言的分类其实也不可绝对化。

在形式的新旧交替问题上,形式主义否定了维谢洛夫斯基以起因来解释文学演变的做法,认为“新形式的出现并不是为了表达一种新的内容,而是为了替代已经失去审美特点的旧形式”。“为了”一词暗示了他们是从目的的角度来考虑演变的问题。于是,同学们就新、旧的标准展开讨论。形式的新、旧与奇异化(陌生化)、自动化的概念密切相关。一些同学认为,陌生化注重的是感受过程的延长,而最终意义的传递并不是它的主要目的。另一些同学则认为,陌生化最终强化了关于意义的印象。最后,大家从去自动化的角度来理解陌生化。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自动化指的是人们对习以为常的事物的感知转入无意识中进行,这是一种无法避免的倾向,同时它具有节约力量的特点。形式主义者提出要以陌生化来对抗自动化,是为了“恢复”人们“对生活的感觉”。

讨论中,大家对究竟是自动化导致了对陌生化的追求,还是陌生化抵御了自动化的过程有不同的意见。前一种观点会导向形式主义理论考虑了读者因素的推断,而后一种观点则导向形式主义依然站在作者立场看问题的推断。一些同学持前一种观点,认为正是因为读者大众对陈腐的文学作品的摒弃,导致了作者必须要使用陌生化的手法。但也有认同后一种观点的声音:形式主义者怀有强烈的文化责任感,是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认为艺术是为摆脱自动化而主动做出了形式上的更新。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