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第28期文论与文化研究沙龙暨第2期“情感理论”工作坊

时间:2019-12-30

时间:2019年12月20日,10:00-16:00

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西院国际大厦1053

主讲人:王炳钧、史良、孙纯、马海良、汪剑钊

主持人:王炎

主题:情感理论

纪要人:汤笑然、马诗迪

2019年12月20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举办的第28期文论与文化研究沙龙暨第2期“情感理论”工作坊在我校西院国际大厦1053会议室举行。沙龙以“情感”理论为主题,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师生与我校师生共聚一堂,就“情感”理论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本次沙龙分上下午两个半场,由北外外国文学研究所王炎研究员主持。他表达了对与会师生的感谢,介绍了本次沙龙是《外国文学》编辑部拟于2020年6月与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的“情感与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的预备活动,今年5月已经举行了关于“情感”理论的第一次沙龙,集中讨论的是古典、中世纪和近代的相关文本,而本次集中讨论现当代的相关文本。

上半场的主讲人依次是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王炳钧教授、北外德语系的史良博士。王炳钧教授指出,18世纪末德国思想界有关情感的讨论,受到了宗教虔诚主义、文学感伤主义、印刷业的发展等各方面的影响,涉及理性和感性的协调、“完整的人”等诸多问题,波及文学、哲学、医学各领域。康德的《实用人类学》便是从生理学意义和实用意义两方面,分别探讨自然如何生成了人、人的主体如何造就自己的问题。通过理性观察情感在人的认识能力中的运作并将生理机制、情感表达和理智运用结合起来,康德对激情(affect,如暴怒等)和情欲(passion,如报复、追求名利、控制欲等)做了具体区分,最终目的是建立普遍实用的道德体系,以便自由行动的个人塑造自己。之后的讨论围绕着情感的概念、情感与共同体建构的关系、情感的阶级性和政治情感等问题展开。

第二位主讲人史良博士的报告是舍勒的《道德建构中的怨恨》。舍勒对怨恨的生发机理进行了现象学式的分析:怨恨是一种拥有明确前因后果的反应性情感,一种心灵的自我毒害。这种毒害有一种持久的心态,它是因强抑某种情绪波动,使其不得发泄的情态,而这种“强抑”的隐忍力通过系统训练而成。这种自我毒害的后果是产生某种持久的情态,形成确定样式的价值错觉和与此错觉相应的价值判断。舍勒认为,在基督教的爱的观念中,完全找不到怨恨,在上帝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怨恨是现代市民道德动机的缘由。之后的讨论围绕着平等、情感的阶级性展开。

下半场的主讲人依次是外国文学研究所德语语言文学博士生孙纯、《外国文学》副主编马海良教授、外国文学研究所汪剑钊教授。

孙纯的报告是关于怀特海的《过程与实在》的。孙纯认为,怀特海的哲学更接近印度或中国的思想传统,是对世界之发生过程的阐释学,并指出哲学书写与隐喻的关系,隐喻隐含了情感和创造性,历史性和偶然性。怀特海采用的有机体的隐喻不仅出现在政治隐喻中(如《利维坦》《国王的两个身体》),还出现在社会隐喻(共同体)和系统论(卢曼)中。关于有机体的不同隐喻,都描述了部分和整体的内在联系。怀特海以有机体对抗机械体,激活了对生生不息的宇宙的想象,并试图为这个有机体赋予更高的灵魂。他批判笛卡尔主体哲学的身心、延展物和思维物的二元论,不断地区分身体性感受和概念性感受,但他的哲学从来没有成功摆脱主客体的对立。

马海良教授的报告围绕特纳《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中的第一至第三章展开。他指出,特纳关于情感的论述引用了大量实证科学作支撑。第一章是对情感的一般性考察,分析了四种情感基本类型(高兴、悲伤、恐惧和愤怒)及其衍生体;第二章从进化论、神经解剖学、认知学等方面探究了人类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机制,明确了语言带有情感的先天性的特质或成分,情感对认知和文化机制的必要性;第三章以社会现实的微观层、中观层和宏观层为框架展开了对情感的分析,其中,情感状态的激活都是在微观层上进行的,但激活的情感状态的程度受到中层和宏观层的限制。在此基础上,马海良提出了情感是否有层级性划分、同情和怜悯是否为文化产物、语言本身是否是情感性的等问题。随后的讨论便围绕着情感与理性以及语言之间的关系、情感的历史性和文化性等问题展开。

最后一位主讲人是汪剑钊教授。他的报告围绕朗格的《情感与形式》中的相关章节展开。汪剑钊认为,总体上,朗格的哲学解释方式存在一种泛化的倾向。相比巴恩斯的“艺术是一种自我的表现”,朗格认为,艺术是表现,但绝不是一种自我表现,而是一种再现。汪剑钊指出,朗格的理论师承卡西尔,即认为人是符号化的动物。据此,朗格认为,情感也是可以通过符号表现的,可以被符号化,但这并不是一种自我表现。在汪剑钊看来,这种感情的符号理论有其局限性,而且符号某种程度上会对语言起到“腐蚀”作用。随后的讨论围绕着感情的符号论、喻体对感情的传达、写作诗歌时如何处理情感与理性的关系、情感的媒介性问题、情感的表达上语言和图像的张力问题、作家的情感在作品的解读中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展开。

在集中讨论环节,在座师生主要讨论了文艺复兴时期理性与情感的关系;怜悯与同情时是宗教熏养的结果还是人天生的情感,二者是否是比较高级的情感;情感的分级性是否可以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并给生态批评带来启发;同情、怜悯、怨恨等是否可以反映情感的社会属性;文学中的音乐与图像和文字的关系;情感转向和媒介转向的关系和情感的历史性等问题。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