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第32期经典研读会

时间:2020-12-26


研读作品:雷蒙德·威廉斯著《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第三章 “文学理论”

导读人:朱梦林(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方向19级硕士生)

主持人:娄玉霞(英美小说/西方文论研究方向20级博士生)

时间:20201218日上午9:30-11:30

地点:北外西院国际大厦1143会议室

纪要人:汤纵(英美小说/西方文论研究方向20级博士生)



外国文学研究生第32期经典研读会于1228日上午在国际大厦1143室顺利举行。会上,同学们主要讨论了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家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的第三章“文学理论”。



undefined

活动现场



导读人朱梦林首先从威廉斯的工人阶级出身背景、剑桥求学经历、参加二战等个人生命体验及五十年代新左派大环境出发,介绍了他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及其对底层群众教育的关注。随后概括了全书的基本内容,并主要针对第三章“文学理论”部分进行了详细梳理。对威廉斯来说,此处的“文学理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理论,而是一种思想或主张,暗含着对理论的质疑。他批判了文学的反映论(以意识形态说为代表)与表现论(强调审美功能),认为文学是一种能动实践,一种社会物质过程。


导读结束后,同学们首先讨论了威廉斯在文本中提及到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以及作为物质性活动的写作。在一般唯物论意义上,文化是被创造出来的,并没有预先设定的历史趋势,且相对于社会、经济过程总是第二性的,但在威廉斯这里,意识和物质是并重的、不可分割的现实过程。他对文学的谱系梳理证明了文学是社会过程中内嵌的一部分。


接着,大家就该书第二章第九节中“情感结构”structures of feeling这一术语进行了讨论。威廉斯提出,情感结构是某一特定时期内,特定群体对社会经验与社会关系的独特反应。过去性是我们捕捉某一时代人们普遍心理感受的障碍。文学或艺术作品中包含着其创作时代的大众整体感知与体验。同学们参考了《情感结构》(赵国新,2002)等文章,更好地理解了该术语。一些同学认为,在阅读时读者应尽力还原时代心理与文化,挖掘同时代所有人共通的真实体验。也有同学提出疑问:注重同一时代文本整体的情感结构会不会削弱对作者个体的独特性的关注?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不同文本对同一时代背景和同种情感结构都有近似的体现,或许研究者的任务就是在不同中发掘相似,在相同中发现差异。


然后,同学们又讨论了在研究过程中如何处理材料、如何结合材料进行客观论证等问题。有同学认为,当我们进行选择与使用材料时,就已经带有一定的立场了,绝对客观性并不存在,只要逻辑自洽即可。另有同学强调了视域与视界的重要性。例如,在我们研究他国文化时,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必然与他国经验与文化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研究者只能从自身的视域与立场出发进行认识和阐释,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随意将异文化研究简单化,而是要努力去接近其真实面貌。


通过导读与集中讨论,同学们对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中的文学理论形成了相对系统的认识。总体上,威廉斯强调将写作的相关元素——体裁、形式等——放置到更为广阔复杂的社会历史情境与过程中进行考察,将写作视作一种创造性实践,一种存在方式。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