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2021年暑期讲习班“如何进入文学世界”纪要

时间:2021-08-29

8月18日—8月20日,北外外国文学研究所举办了以“如何进入文学世界”为题的2021年暑期讲习班,研究所全体教师、部分在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和来自全国130多所高校的240多名大学本科生学员参加了讲习班。讲习班包括9个专题讲座、1次互动课堂视频分享和8个分小组讨论。

17985

(讲习班参与人员合照节选)

在讲习班开幕式上,姜红所长回顾了研究所自1984年建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着重阐释了研究所的学术共识:文学研究应打破语种的藩篱;它向有关文化的研究自然延伸,在研究方法上是跨学科跨媒介的;文学研究与教学、与文学创作及相关实践活动密切结合。正是在这样的学术理念的驱动下,研究所举办了这次暑期班活动。

王炎教授的总论“如何研究外国文学和文化?”开启了系列讲座。王炎教授介绍了文学的词源和文学学科的发展史,说明文学在西方从个人修为逐渐成为想象共同体的载体。外国文学研究的方向从外国语言、文学审美—普遍性逐渐演变为国别研究。之后,8位主讲教师带领学员相继穿行于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构筑的一个个鲜活的文学世界,分享了研究方法和个人对具体作品的理解。姜红教授的讲座题为“《死者》中的意象与象征”。象征手法是文学表意的主要方式之一,意象更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在詹姆斯·乔伊斯的《死者》这样的小说名篇中,抓住意象和象征的线索进行探寻,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找到小说内在的经验模式。讲座探讨了《死者》中的诸多意象及意象之间的关系,论证了雪的象征意义,并尝试回答了乔伊斯如何看待死亡、爱尔兰等问题。于雷教授的讲座题为“马克·吐温与催眠:以《山家奇遇》为例”。学术界往往将《山家奇遇》这篇马克·吐温的晚期作品解读为一则哀情故事,认为它背离了作者最为经典的幽默讽刺传统。于雷教授将小说与催眠现象进行联系,并从作者的自传中找到这种联系的依据,挑战了学术界的定论,从感伤主义的表象之下重新找回那个以犀利的社会批判为特质的马克·吐温,而且通过对该文本的批评实践,说明了一种由内向外的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汪剑钊教授的发言题为“诗是美的归宿:漫谈现代诗的阅读与写作”。汪剑钊教授首先从自身的写作和研究经验出发对现代诗进行了定义,随后分析了现代诗难读的原因及诗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诗歌的目标不在于“懂”,而在于感和悟,其意义蕴藏于人性,人们通过诗歌可以看到最美好的人性。车琳教授讲座的主题为“伏尔泰、雨果、萨特三句话的误读与正解”。车琳教授通过对这三位法国作家/思想家各自被误读的一句话的分析,指出将话语放到文本语境中理解的重要性,且应当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结合。陈榕教授发言的题目是“从细节进入文本:以《蓝色旅馆》为例”。陈榕教授讨论了小说家斯蒂芬·克莱恩如何运用色彩描写、景观描写、人物描写等细节来营造氛围、展现主题、勾连历史语境、提升文本内涵的张力。陈榕教授指出,《蓝色旅馆》是一部无法用“自然主义”的标签来简单定义的小说,细节给了小说迷人的复杂性。车致新博士进行了以“元小说与元电影”为题的讲座。车致新博士首先说明了“元”小说的媒介特点,接着分析了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博尔赫斯的《死镜——B/B》等作品中的元小说性,随后也分析了一些元电影和元游戏作品,最后指出“元”的问题实际上将我们引向对每种艺术/媒介自身的思考。黄晓晨博士的发言题目为“在‘预知未来’与‘改变过去’之间:浅析特德·姜的科幻小说《呼吸》”,从小说文本出发,联系记忆这一关键词对小说进行了阐释,并对科幻小说这一体裁进行反思,最后分享了自己对文学的“功用”及文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孙纯博士的讲座题为“安徒生童话《国王的新衣》中的国王、身体与统治奥秘”。孙纯博士解释了自己的问题意识,即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如何安置旧制度中最高的权威或国王的身体,随后结合政治思想史和文化理论,分析在这篇童话中国王如何被想象。

20日下午,讲习班播放了王炳钧教授的近期课堂视频,视频中,围绕霍夫曼斯塔尔的《玫瑰花与写字台》、里尔克的《豹》这两个文学文本中细节的象征意义、风格、视角等,王炳钧教授与选课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展开了积极互动,生动展示了外国文学研究所师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如何解读文学作品”。随后,讲习班240多名学员分为8个小组,在各位老师的带领下,围绕学员们的现场提问和学员们在调查问卷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小组讨论,讨论涉及如何在日常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阅读文学文本的能力、如何阅读文学理论著作、如何将文学理论恰当而非生搬硬套地引入文学研究、如何培养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和跨学科意识等与外国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密切相关的议题。

在闭幕式上,外文所的老师们解答了同学有关报考外文所的相关问题,学员也分享了自己三天以来的收获。

近1900人在网上收看了此次讲习班专题讲座的线上直播。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