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至8月20日,北外外国文学研究所举办了以“如何进入文学世界”为题的2024年暑期讲习班。研究所四个教研室的十一位教师,与特约嘉宾香港中文大学李鸥副教授和北外德语学院丁君君副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六十四所高校的一百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学员参加了讲习班。讲习班包括十三场专题讲座和三场分小组讨论。
(讲习班参与人员合照节选)
在讲习班开幕式上,所长姜红老师简述了外国文学研究所暑期讲习班的授课对象、主要宗旨与组织形式,并向各位正式学员以及观看直播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向全国各地所有关心与支持讲习班的师生致以诚挚感谢。
王炎老师以题为“什么是圣经的文学阐释”的讲座拉开了讲习班的序幕。通过讲解新约和旧约的语言、结构、成书及传播,王炎老师强调了希伯来传统在西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将《圣经》视为包罗万象的文献而非单纯的文学作品,对于揭示西方文化的发生逻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王炎教授希望同学们能够以一种历史学和文献学的考古的方式对《圣经》进行系统性阐释。姜红老师的讲座以“扭曲的情感——读多丽丝·莱辛的《恋爱的习惯》”为主题,深入分析了莱辛的短篇小说《恋爱的习惯》。通过对文本细节抽丝剥茧般的细读,姜红老师首先带领同学梳理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纠葛,随后在探讨二人不同的性别视角时引用“双重叙事进程”理论分析了涉及次要人物的感情等文本细节,探究小说中多色调、充满互动、受历史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变动不居、难以认知的情感世界。
于雷老师的讲座题为“寻找‘被盗的信’——以《山家奇遇》的阅读为例”。通过解读《山家奇遇》中被忽略的文本信息,于老师强调了文学阅读中“边缘视野”的重要性。《山家奇遇》中涉及催眠的诸种细节提醒读者:阅读文本时,不能仅仅满足于文本的主要情节,而是要善于观察其中看似无关紧要的侧面信息,思考其如何与文本的中心结构发生互动,共同构成具有系统功能和意义的整体。李鸥老师在题为“Byron 200: The Dying Gladiator in 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 Canto IV”的英文讲座中,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逝世200周年为契机,重申拜伦诗歌对欧洲传统文化乃至当下的重要影响。李老师选取拜伦流亡至意大利时所作的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第四章,介绍了诗歌创作的动荡背景,剖析了诗歌的语言风格,详细阐释了诗中“垂死的角斗士”这一经典意象的内涵,并指出拜伦的诗歌与斯宾塞、华兹华斯和雪莱等人的作品存在诸多互文。
汪剑钊老师的讲座题为“诗的致敬——阿赫玛托娃的创作与汉诗俄译”。汪老师首先从俄罗斯诗歌传统入手,梳理了普希金和米娅特列夫等前辈诗人对阿赫玛托娃创作的影响,再借助《手套》《最后相会的歌》《你的灵魂与我是如此接近》《我们失去语言的清新和情感的质朴》等诗歌分析了阿赫玛托娃的写作风格,最后阐释了其《安魂曲》《缪斯》《小拳头一敲》《一个声音向我传来》等后期诗作对俄罗斯反法西斯主义精神的赞叹。此外,汪老师以俄语版的《离骚》为例,探究了阿赫玛托娃的翻译风格。车琳老师的讲座以“马拉美诗歌的‘隐’与‘道’”为题,探究了马拉美的诗歌艺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以暗示、含蓄手法来建构抽象的象征,营造朦胧、虚幻的意境,其诗歌具有多义性、含混性和隐晦性特征。他在诗歌创作中展开对诗歌本体的追寻,以“空”“寂”“虚”为诗歌源头,并且赋予它们以积极的价值,从而与道家思想产生契合与会通。马拉美始终以诗歌反思诗歌,贯穿对文学的自省,对20世纪法国文学理论产生深远影响。
陈榕老师的讲座以“想象的意义——解读厄休拉·勒古恩的《比帝国还要辽阔,还要缓慢》”为题,讨论了科幻小说中的“科”,即科技赋能的面向;以及“幻”,运用想象力探索世界可能性的维度。陈榕老师指出,勒古恩在小说中选择以恐惧情感为出发点,让我们重新审视共情的伦理场,是为了让我们深入思考以“冲突”为核心的人类意识形态的内在缺陷。而小说中勒古恩对植物的想象也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呼唤从新的角度理解生命。刘文瑾老师的讲座以“反讽与神圣:《一颗简单的心》中的隐微诗意”为主题,从对福楼拜及其风格和所处世纪的介绍入手,指出福楼拜的“真实”更倾向于一种符号学的真实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真实,他擅长运用反讽修辞的歧义美学,时常用不说来言说意义。通过解读《一颗简单的心》中主要反讽意象,刘老师点明福楼拜作品中否定与肯定,反讽与温情的巧妙融汇,以及其中蕴含的某种向“无限”敞开的诗意。孙纯老师的讲座主题为“西方世界的象形文字:卡尔·施密特读《哈姆雷特》”,主要讨论了施密特的著作《哈姆雷特与赫库芭》。施密特的笔记中记录着:“德意志是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悲剧形象与德意志的民族性之间似乎存在一种隐秘的关联。施密特从王后的罪责问题以及哈姆雷特作为忧郁者这两个角度指出,时代以一种隐秘但有力的方式入侵了戏剧。施密特并不是在谈论戏剧与历史之间的同一性,反而谈论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巧妙地对德国自席勒以来的艺术自律进行反思。
李明明老师的讲座以“认识卡夫卡——从《观察》短篇开始”为题,从《观察》的编排思路、发表历程和同辈批评家的反应讲起,介绍《观察》是卡夫卡称为“小散文”的、介于传统虚构类作品和追求真实之间的、“作为一种写作活动”的写作。接下来李老师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讨论文本中放弃解释的无由头闯入行为和明暗色调间的死亡隐喻等特点,指出卡夫卡在模糊边界的自由写作中所反映的真实与倒转。丁君君老师题为“事件与秘密——阅读一部浪漫主义犯罪小说”的讲座探讨了霍夫曼的浪漫主义犯罪小说《斯居戴里夫人》。侦探、犯罪小说从十九世纪进入类型文学的视野,而《斯居戴里夫人》作为第一部带有探案、犯罪元素的十九世纪浪漫作品,十分特殊地同时具备反类型化的特点:探案的失败。丁老师带领同学们以“文学侦探”的目光,理解故事背后的历史真实和文化语境,从时代性和经济秩序角度归因小说人物们身上普遍性的断裂。
郭峰老师的讲座主题为“‘出离界域,内外洞然’——《<痴华鬘>题记》与鲁迅的文体意识”。郭老师首先梳理了鲁迅与《痴华鬘》及其校点者王品青的关系;随后细读题记,指出该题记是鲁迅二十年代早期思想的极简说明;最后比对了《痴华鬘》与《百喻经》的差别以及鲁迅与同时代人对寓言文体的不同看法,指出鲁迅能够摆脱寓言文体界域的建构,脱离同时代人看待寓言的功能主义态度,并希望读者也能够出离文体界域,洞然于具体的作品本身。车致新老师的讲座以“从二十一世纪撤离:流行文化与媒介考古”为题,漫谈了当代大众文化中的反思型媒介怀旧现象。车老师以像素或像素风游戏、Y2K与蒸汽波、朴树1999年的New Boy和2017年的Forever Young、中式梦核,以及电影《从21世纪安全撤离》等为案例,指出作为症候的媒介怀旧风潮是数字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面镜子,既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以及对非资本主义延长线上的真正“未来”的渴望,又流露出对不再有变革的可能性和不再有“未来”的妥协。
20日傍晚,同学们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和兴趣,分为“英美文论与文化研究”、“德语和法语文学理论与文化学”和“比较文学与文化”三个方向,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进行了小组讨论。讨论内容围绕讲习班的研读文本和课程内容展开,涵盖了文本细读、叙事进程、诗歌翻译、媒介研究、比较诗学以及跨学科研究等多个话题。同学们踊跃提问,老师们一一认真解答,并与大家展开了富有深度的交流与对话。
在闭幕式上,陈榕老师总结了为期三天的讲习班内容,向所有热爱文学的同学、悉心授课的教师,以及积极参与筹备工作的老师和志愿者们致以深深的谢意。在闭幕式的结尾,姜红所长和参与这次讲习班的各位老师对同学们深情寄语,也诚挚欢迎同学们作为文学研究的新生力量,在文学的广阔世界中积极探索。闭幕式在大家的合影留念和对新学期的祝福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