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仪式与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纪要

时间:2017-04-27

2017年4月22-23日,“仪式与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扬州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外国文学》编辑部主办、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40余所高校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22日上午的开幕式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姜红教授主持,扬州大学洪涛副校长、《外国文学》金莉主编、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王金铨院长先后致辞,向与会专家表达由衷谢意和热烈欢迎。

开幕式后,四位学者作了大会主旨发言。扬州大学张小平教授以“‘一切都需要仪式’——论《血色子午线》中暴力的仪式化”为题,阐述了其对于《血色子午线》的新解读。张教授认为,暴力通过仪式进行个体和集体的身份认同,并通过文本生产和传播,重构了美国的文化记忆。北京师范大学曹雷雨教授“‘仪式功用’与当代外国戏剧研究——以‘被压迫者戏剧’为例”的发言唤起了我们对那些“不入流”的戏剧活动家以及他们大量“不成文”戏剧活动的关注。扬州大学薛武博士“仪式和权力:解读《阳台》”的发言以孟京辉对国外戏剧文学的改编为例,认为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超越文本,更多地关注舞台表演以及中国化了的外国文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于雷教授“鲍勃·迪伦、仪式性与口头文学”则聚焦古老口头文学的回归,以引起外国文学研究者的重视。

22日下午和23日上午,代表们分成四个小组,围绕“仪式的历史建构与演变”“仪式与身体、模仿、记忆、身份认同”“仪式、表演性与媒介的关系”“仪式与秩序、权力、暴力”等话题进行热烈的探讨和交流。

23日上午举行了闭幕式。首先,各小组代表向大会汇报了本组讨论情况。接着,北京外国语大学郭棲庆教授对小组发言进行了点评,并就“仪式、仪式化和仪式性”等概念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郭教授认为,仪式是历史形成的,种类繁多,涉及政治、宗教、文化和习俗等;仪式可以强化身份认同,也可以强化或弱化权威;仪式既是文学的母题又是文学的载体,因此仪式便同时有了内容和形式的双重属性。最后,《外国文学》副主编马海良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认为本次研讨会学术气氛浓厚,研究成果丰硕,学者们的发言既有理论上的开拓,又有实证上的收获,对“仪式与文学”的关系进行了有深度的挖掘,为外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他也希望对这一话题的探究可以为其他学术领域提供参照和启发。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