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文学与交往模式”全国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4-07-03

2014年5月30日至6月2日, “文学与交往模式”全国学术研讨会在上外召开,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及外国文学研究机构的九十多名专家、学者、学生与会。这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杂志的第14届年会,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具体承办,是编辑部首次与英语专业以外的院系合作办会。

大会开幕式由上外德语系副主任谢建文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杨力教授、《外国文学》杂志主编金莉教授、上外德语系主任卫茂平教授分别作大会致辞。金莉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与以往所不同的是,编辑部首次与英美文学研究专业之外的研究机构共同举办研讨会,这也与《外国文学》的办刊宗旨与多元化理念相吻合,即尽量反映外国文学研究的全貌,让更多国别的文学研究加入到我们的研讨阵地中来,共同推动外国文学研究的发展。而不变的是编辑部的一贯追求:为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的同仁们建设好《外国文学》这个平台,让他们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充分展现出来。”

大会四场主题报告由复旦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魏育青教授主持。北外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王炳钧教授做了关于文学与交往模式的高屋建瓴的学术报告;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德国学研究所所长范捷平教授从人类文化学视角剖析了瑞士当代文学作品《没有旋律的时代》;北外外国文学研究所王炎研究员以“从机械复制到数码时代——本雅明与后胶片美学”为题探讨了后胶片美学问题;上外德语系杨劲博士则挖掘了19世纪晚期德国作家台奥尔多·冯塔纳小说《迷惘与混乱》和《艾菲·布里斯特》中的情书母题。

会议分会场发言和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1、文学与交往模式;2、文学交往模式对文化建构的意义;3、口头、印刷、多媒体文化与交往模式;4、书信文学与交往模式。发言者的主题跨语言(包括英、法、德等语种)、跨国别、跨时期(从18世纪至当代)、跨文类(小说、戏剧、文艺理论)、跨媒介(文学、电影等),内容丰富,视角多样,观点新颖。内容涉及书信体小说和小说中的书信——从经典文本《少年维特的烦恼》、《危险的关系》、《占有》、贝蒂娜·封·阿尼姆的书信小说叙事、奥斯汀小说中的书信直至当代文学中的《甜牙》、《斯坦恩日记》等;文字的秩序及其与其他媒介或感知的交互作用——声音与文字、文学中的无言/沉默、诗与画之间的界限和差异等;女性主义视角——英国19世纪女性小说的异质性、图像统治时代的文学与女性、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女性文学等;戏剧理论与文学——福柯晚期的戏剧交往理论、莎士比亚戏剧等;后现代文学与影视现象——文学叙事与叙事医学、从斯派森•琼斯的电影《她》看现代人交往模式、9.11文学、慢作为交往方式与权力原则、移民话题等。每个报告约为20分钟,继之以10分钟左右的热烈讨论。大会的最后半天,六个分会场代表分别做相关总结发言,形成对分会场发言与讨论的全面回顾。这次会议还设立专家讨论这一环节,由王炳钧教授担任主持。卫茂平教授、魏育青教授、王炎研究员和上外文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和龙教授等,针对在场参会者提出的问题发表了精辟见解,共同探讨由会议报告而生发的新问题、新思路,台上台下形成了良好的交流互动。

大会闭幕式由《外国文学》副主编姜红研究员主持,《外国文学》副主编马海良教授做大会总结。他充分肯定了这次会议活跃的学术交流氛围和犀利的思想交锋。卫茂平教授在闭幕辞中指出,这是上外德语系首次举办的跨专业学术会议,会议所达成的颇有成效的交流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会议还为两所著名外国语大学的合作增添了新的风采。最后,卫教授作为东道主衷心感谢《外国文学》编辑部的信任和愉快合作,感谢所有参会者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这次学术盛会为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事实再一次证明,学术研究的蓬勃生机,在今天这样的信息时代,依然离不开学人们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与沟通。(杨劲)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