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艾兴多夫作品中的完美与实证
(Perfektibilität und Positivität in Eichendorffs Dichtung)
主讲人:慕尼黑大学米歇埃尔·施文根施罗格尔博士
(Michael Schwingenschlögl, Universität München)
主持人:王炳钧教授
工作语言:德语
时间:2019年6月5日(周三)15:00
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西院国际大厦1053
记录人:张舒(德语文学理论与文化学研究方向17级博士生)
2019年6月5日下午,由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的“第114期北外文学所·文学与文化论坛”在我校西院国际大厦举行。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米歇埃尔·施文根施罗格尔博士以“艾兴多夫作品中的完美与实证”为主题,作了精彩而详实的演讲。我校及兄弟院校德语专业的师生参加了这次讲座。讲座由外国文学研究所王炳钧教授主持。
从启蒙运动和早期浪漫主义中,艾兴多夫获取了人类能够无限完善自身的观点,并将这一观点作为建构新神话的关键。作为德国浪漫派的思想先驱施莱格尔的学生,艾兴多夫受到了施莱格尔思想的深远影响。他采用了施莱格尔晚期的浪漫主义观点,认为新神话必须基于基督教的“实证”宗教(天主教)。报告人以艾兴多夫的四个文本为例,揭示其诗学理念的更新和发展。
在十四行诗《船员》(Der Schiffer, 1808)中,艾兴多夫用花、海和塞壬来隐喻爱人,意在赞扬女性“塞壬式”的积极和自由。前基督教时期的“自然宗教”(Naturreligion)为现代诗歌中的主体自我发展提供了基础,而艾兴多夫在诗作中则对希腊神话固定认知体系重新进行了审视。在1816年的诗作《致露易丝》(An Luise, 1816)中,诗人通过赞美爱人对主体的完善,影射了圣母玛利亚的图像,暗示了“实证宗教”(positive Religion)的神话。艾兴多夫在小说《大理石像》(Das Marmorbild, 1815)中,糅合了希腊神话的元素以及基督教思想。小说中象征感官享乐的“自然”最终被完美的实证启示取代,体现了基督教新神话对古代神话体系的接管。“无限接近理想、而非实现理念本身”这一早期浪漫主义的诗学理念,在晚期浪漫派的诗作《月夜》(Der Mondnacht, 1835)中得到了反映。艾兴多夫在描绘实证性问题的同时,也在诗歌中对自然进行了展示,保留与进步之间的互动和张力关系亦得到了显现,自然与历史的一统理念一直到其晚期作品中才得以表达。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在座师生将艾兴多夫创作的其他文学作品也纳入讨论范围,与施文根施罗格尔博士就德国浪漫派文学理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