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作家论坛纪要

时间:2009-11-21

主讲人:李小雨

题目:《我的朦胧诗歌经历及诗歌写作技巧》

主持:蓝蓝

记录:许亮

地点:北外逸夫楼116

日期: 2009-11-21 下午:15:30—17:15

李小雨简介:当代重要女诗人。《诗刊》副主编。主要作品有:抒情诗集《雁翎歌》(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红纱巾》(1983年)。她的诗作被选入《女作家百人作品选》、《青年诗选》、《她们的抒情诗》、《当代诗醇》中。

今天李小雨老师应邀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做一个关于朦胧诗歌和诗歌写作技巧的讲座。李小雨老师以多年的诗歌写作经验和作为中国诗歌界内重要诗人,给我们带来了有关于诗歌的第一手资料,揭开了中国近代诗坛神秘的面纱,使同学们能近距离的接触到诗人及其对诗歌的认识,这无疑对诗歌的推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不管对于诗歌爱好者还是对于普通的入门者都是具有启发性的意义的。从讲座题目中就可以看出李小雨老师讲座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以亲身经历来讲述朦胧诗的发展史,并对后来的第三代诗人,网络诗歌等又做了简单的介绍,点出而来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现状。二、通过引用大量当代优秀诗人如北岛、舒婷、顾城等以及其他一个写的很感人深刻的诗来讲述诗歌的写作技巧。本篇纪要讲对上述两方面的内容作简要记录。

一、以亲身经历来讲述朦胧诗的发展史

李小雨老师从78年华北油田体验生活回来后,正好是北岛的《今天》创刊,并有机会从北岛先生那读到许多新诗。那时刚读到的时候,李小雨老师就觉得那些诗与以前“豆腐块”式的诗有很大的不同。写诗似乎已经不再是为了教育民众,抒发某种哲理,而是更多的转向了作者个人内心的体验,写的是某种感觉。在那个年代,人们为诗歌疯狂。然后作为一种新的写诗方式,朦胧诗的成长也是颇为曲折坎坷的。而就在那年,李小雨老师去了海南。在那她看到了许多的与内地不同的东西。那些情景触发了她的生命体验,写下了《海南情思》一组诗。这组诗也成了朦胧诗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诗刊》上发表后引来许多的关注。总得来说当时对朦胧诗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把它看成是古怪诗,晦涩诗。朦胧诗不再关注具体的大事,而主要关注于个人的内心体验。然而要体验一个人的想法毫无疑问是很难的,很难被一下子接受也是和于情理之中。当然中间有激进者主张杜绝朦胧诗。第二种观点是把朦胧诗作为一种新的样式,开拓了诗歌的领域,应该加以扶持。在那个思想活跃的年代,朦胧诗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先锋性。具有冲破旧传统束缚的倾向,是一种反叛型的诗。它以批判性和英雄主义为特征,预示着一种美学标准的变化。这两种声音在《诗刊》中差不多讨论了一年,有很多教授诗人作文论述,然而最终并没有获得一个定论。

当然,朦胧诗也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时代过去了,就有着被替代的危险。接下来出现了第三代的诗人。他们是在文革的环境之中成长起来,受到了不完整的人格教育。后来又接受思想开放后新思想的冲击,有种解构传统和反叛一切的后现代性。然后李小雨老师对朦胧诗和第三代诗人的诗作了详细的比较。在此仅作简略记录:朦胧诗:写自己的感受和诗意(诗意是一缕感动,一个画面,一种意境的心灵的神传)的氛围、格言警句式(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北岛: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具有考虑民族的忧患感,承认生存的虚妄但肯定生存的意义等。第三人诗人:冷漠和嘲讽、不动声色和整体性的零度诗歌、黑色幽默和反讽性、承认生存的虚妄但同时否定人生的意义。

此后,李小雨老师又简述了第三代诗人之后,在消费主义盛行,信息时代里的一些诗的特点:诗的种类增多,发表诗集变得更加容易以及平民诗歌和网络诗歌的兴起。纵然诗歌看似日趋繁荣和多样化中包含了无序性,但同时又是被边缘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吧。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艺术表现形式的无限增多(除了诗歌,还有小说、戏剧、话剧、电影、电视、音乐、绘画……),必然导致人们关注的分散。当然还有一点事诗歌转向了个人体验,这似乎是诗歌的创新,但也是诗歌走向坟墓的先兆,它注定只能是对小部分对诗歌有极大热情的人的。写诗也更多的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满足心灵想表达的欲望,展现生活中被忽略的东西。诗是生活中智慧的闪光”。

二、诗歌写作技巧

任何艺术作品其实都一样,其实并么有固定的条条框框的技术要领。李小雨老师通过列举了大量的诗的例子,来说明是写诗需要想象力和距离感。同时还要注意细节、想象和形象。首先想象力,李小雨老师从《哭泣》一诗谈到,很多有些的诗歌,前面可能是非常生活化的,就象这一首开头就是两个人关于戒烟的对话。但后面肯定要有一个提升。她觉得诗人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诗意,但这种诗意在你表达出来后,不能仅仅感动你自己。同时还要善于想象,要制造一种飞起来的感觉。还有距离感,李小雨老师说到一首诗歌的写作之初,不要期望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哲理,并把这个哲理直白地写出来。此时李小雨老师举了《和平》为例。在这首诗里,作者并没有大谈什么众所周知的真理,而是列举了一系列的琐碎的微小的生活细节。但在结尾说:和平就是广场上孩子手中的氢气球/等同于博物馆的重量。

阿多诺曾经说过“奥斯维辛之后,写诗也就成了残忍”。在一个没有诗意的年代,诗歌的魅力似乎也在渐渐地褪去。写诗看上去似乎已经毫无意义,有时更像自娱自乐。可是每个时代总是需要有一种坚持,有一些人的坚持。就像有些人依然用信纸写信,用胶卷拍照,有人每天只吃素食,有人拒绝使用网络和手机……写诗并不需要意义,诗是写给懂得诗的人看的。那是一种深度的感动;对现实的超越;从精神的高度对人性的深层体验。诗,是一种需静下心来慢慢细品的艺术,用诗人特有的敏感性,感受诗意,想象着古老城堡和茂密的森林,其实诗意无处不在,只要能够静下心来用心去感受。那时,你的心在哪里,诗意就在哪里,普通的背后也蕴含着深刻的意境。

最后部分是李小雨老师和同学的互动提问环节,大家就诗歌方面问了许多问题:如诗意是什么?写诗的意义又何在?为何诗歌在70和80年代的狂潮后就开始逐渐的衰落?叙事体诗歌是否存在着如感动和想象力等?这些问题的答案我已穿插着记录在了上述的纪要之中。总之,这是一个颇受启发的一次讲座,疏通了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然后通过实际材料引证讲解诗歌技巧,这些都使人受益匪浅。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