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城市与文化、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1-11-19

 《外国文学》编辑部与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11年10月22—23日在四川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城市与文化、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近百位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会聚于美丽蓉城的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探讨热点,交流新知,以文会友,其乐融融。

22日上午8时,会议在《外国文学》杂志副主编姜红教授的主持下顺利开幕,四川师范大学校长周介铭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金莉教授以及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叉教授分别致辞,热情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佳宾,预祝会议圆满成功。随后由四位代表作了主旨发言。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炳钧教授首先以“1900年前后德语诗歌中的城市与感知”为题做了发言,探讨了1900年前后工业化进程中德语诗歌话语中人与城市、身体、机器的关系,重点考察城市化进程给人的身体、感知、交往方式造成的困惑,讨论文学话语中城市经验模式与感知模式的转换。清华大学陈永国教授发言的题目是“非场所(过渡性空间)与城市文学”,指出机场、车站、酒馆、饭店、咖啡馆、沙龙等公共场所,QQ空间、微博空间、飞信等既连接现实又与现实相脱离的虚拟空间,书籍、报刊、电视节目等给人们提供暂时的精神关联但又与物质现实息息相关的非空间等非场所,其主要特点是关联性,既提供交往的条件,又给与交往的人们以充分的自由、平等、友爱和自主性。非场所是城市文学得以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子,也是城市文学所再现的不可或缺的内容。接着,四川师范大学的蒙雪琴教授以“霍桑作品的城市意象: 面对现代的焦虑”为题发言,而厦门大学的林斌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恐老症’与都市生活的隐秘空间:《一个好邻居的日记》中的越界之旅初探”,她们从城市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切入, 探讨现代化、城市化、城市生活对人性的影响、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影响,讨论城市生活中的人生样态。四位代表的主旨发言引起热烈的反响和广泛的共鸣,为本次研讨会奠定了学术基础。

当日下午和次日上午的分组讨论,有50多篇论文进行了交流,气氛也同样热烈。代表们围绕城市与文学再现、城市与文化研究、城市与生活方式的演变以及当代文化视野中的城市与城市文化理论等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富有成效的交流与探讨。

23日下午,会议圆满闭幕。代表们认为,这次研讨会主题鲜明突出,紧扣学术前沿,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会议议题“城市与文化、文学”及时地反映出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学术热点和观察角度。“城市”无疑是一个现代范畴,是机器生产和工业化所制造的一种景观。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相比,以前的商贸、政治和人口集中地也许只能称为“城堡”或“城池”。城市是现代性的最生动最直接的体现,因此把城市与文化、文学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和分析,就不仅是一个有效的策略,而且是一个必然的和必要的研究议题。城市拆除了城堡的封闭,打破了城墙的限制,打开了所有方向的路径;同样,城市与文化、文学的链接,也将激活批评阐释的无限可能性,而且西方国家经历的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引起的对文化状况的深层影响,对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之中的中国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