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

2023年暑期讲习班“如何进入文学世界”纪要

时间:2023-08-27


818—820日,北外外国文学研究所举办了以如何进入文学世界为题的2023年暑期讲习班,研究所四个教研室共十位教师以及特约嘉宾香港中文大学的李鸥副教授和北外德语学院的丁君君副教授,与来自全国63所高校的100名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学员参加了讲习班。讲习班包括12个专题讲座和3个分小组讨论。

 

(讲习班参与人员合照节选)

在讲习班开幕式上,所长姜红教授简述了外国文学所自2021年起每年夏天举办如何进入文学世界暑期讲习班的主要宗旨,介绍了2023年暑期讲习班的讲座教师和组织形式,祝贺100名同学入选,同时,向积极参与报名的同学和关注支持的教师同行了表达了谢意。

王炳钧教授以题为如何解读文本的讲座开启了讲习班课程。王炳钧教授启发同学们思考文学研究中媒介与虚构文学的关系、虚构文学在社会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文学作品与读者的关系。通过对海因里希·伯尔、贝托尔特·布莱希特、胡戈··霍夫曼斯塔尔、里尔克等作家的作品的精彩分析,介绍了文学研究的方法,揭示了文本细读的魅力。姜红教授的讲座谁之过?——读《到十九号房去》解读了短篇小说女主人公苏珊的自杀悲剧,强调在形式分析与神话、经典作品等前文本、与心理学知识和生活语境的多元互动中展开文学阐释。小说以戏剧性反讽、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的安排、人物刻画以及对一系列空间意象的描绘,说明苏珊的悲剧在于男权社会的生活方式对自然情感的压抑,在于小说人物几乎全部沦为理性局限的囚徒而浑然不知。

汪剑钊教授在题为携带着诗歌返回俄罗斯——二十世纪俄罗斯侨民诗歌漫谈的讲座中,解读了布宁、台菲、马古拉、格·伊万诺夫和贝莱列申等二十世纪俄罗斯侨民诗人的诗歌,使我们感受到了诗歌中弥漫的内心流亡之情。特邀嘉宾李欧副教授作了题为“The Power of Words: Reading Shelley’s ‘Ozymandias’”的英文讲座。李鸥老师先简要介绍了十四行诗的两种传统;在解读雪莱这首十四行诗的全诗大意后,又从措辞(diction)、句法(syntax)、声音(sound)和十四行形式(sonnet form)阐释了这首诗的形式之美;最后从诗人生平和历史背景对该诗进行了语境化阐释。

于雷教授的讲座题为“‘我也是义和团’——基于马克·吐温一则演说的文体学分析。《我也是义和团》属于吐温研究史上的边缘化文本,其中存在的语义悖论令中国学者及译者心存困惑,甚至产生误解。于雷教授将该演说视为叙事文本,通过借鉴弗卢德尼克、莱考夫等学者提出的叙事及语言认知观念,聚焦文本的逻辑悖论,指出文本中指示词的微妙变化与隐含作者政治立场的游离密切相关。基于此,于雷教授提出了视听转换的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即用眼睛去倾听文本或用耳朵去审视文本,以实现中心或边缘、前景或背景的策略性翻转。车琳教授讲座的主题为安妮·埃尔诺的自我书写。车琳教授结合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细致阅读了2022年诺奖作家安妮·埃尔诺的文学作品,探讨了埃尔诺如何通过谈论自己道出他人的真相、作家个人记忆与公共历史存在哪些关联、如何达到个体维度与社会维度的叙事平衡等问题,体现了文本细读与理论应用的深度融合。陈榕老师以霍桑作品《维克菲尔德》是否为侦探小说?的发问开启了讲座,将批评视野聚焦于侦探小说文类前史。随后,陈榕老师将霍桑《维克菲尔德》与美国当代作家多克特罗发表的同名小说进行了比较,指出霍桑作品有侦探文类特征,其文类选择对传递小说深意具有重要意义。侦探小说侦破与解谜的情节模式暗含文义探寻的内核。牟芳芳老师的讲座题为文本细读与阐释的边界。牟老师认为作品阐释应立足内在文本细读,同时兼顾对外部信息资源的收集和阅读。牟老师以短篇小说《死去的语言》为范例,带领大家进行了细致的文本解读,既展现了小说的语言与形式之美,也深入挖掘了小说对复杂心理世界的呈现。牟芳芳老师提醒同学们警惕文学体制化倾向,认为在文学研究中不能忽视个人阅读经验,呼吁注重文学经验的多元可能性,培养面对文学作品时的开放态度。

李明明副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汉德克的说话剧,指出它通过消除图像性(幻象性)的剧场,对语言表达的姿势进行了反讽式模仿。以作品《卡斯帕》为例,在戏剧文本中,卡斯帕在场外提词人的引领下进入说话秩序。他拒绝用说话再现外部世界,转而模仿语言表达形式本身,既揭示了动作与语言之间、语言/词语内部的自我复制机制,也体现了化再现在现的后戏剧转向。在剧场表演中,声响效果则将观众习以为常的声音环境陌生化,引导观众走入词语自身之内的世界,反思和批判语言本身。丁君君副教授以轻与重为主题解读了托马斯曼的《死于威尼斯》。是美少年塔齐奥苍白无力的形体,是纯粹艺术之化身;是阿申巴赫引以为傲的自我克制、是精神至上的艺术人生信念所带来的道德负担。作品表达了对19世纪以来欧洲知识分子传统的深思:阿申巴赫在艺术中表达欲望,又把欲望艺术化,与真实的生活割裂。作家借阿申巴赫之死,批评唯美主义停留在想象中,缺乏行动力,呼吁20世纪的艺术对生活的介入。郭峰博士以礼教、裸体与爱神——论《爱神之模型》及其模型为题,从包天笑的小说原文本和南陔的评论文章出发,结合史实梳理了中西方爱神形象、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对西洋人体绘画的吸收过程和中国礼教观念史。郭峰博士分析指出,身体作为商品的在场既是爱神被再现的条件,同时也是爱神丧失其神圣性、审美性、理念性的原因,而正是围绕裸体模型的讨论再现了当时美与道德的争论。车致新博士的报告在媒介之间飞翔——从《天空之城》到《王国之泪》结合拉美尔的动画媒介理论著作《动画机器》,指出《天空之城》展现了图层与图层之间的飞翔,《王国之泪》则是游戏玩家在地图层与地图层之间纵向地飞行。在讲座中,车致新博士讨论了跨媒介研究的问题,指出正是在不同媒介之间的间隙、断裂和差异之中,人文研究才能够飞翔

20日晚上,同学们在相关方向老师的带领下,分为英美文论与文化研究方向德语文学理论与文化学方向比较文学与文化方向三个小组,进行了讨论。同学们针对讲习班所研读的相关文本的进一步阐释、文学理论与文学阅读之间的关系、文本细读的方法、问题意识的培养、文学研究的基本素质要求等问题,和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交流。

在闭幕式上,姜老师对本届讲习班情况进行了总结,向授课的各位老师及参与筹备的老师和志愿者们表达了由衷谢意。老师们在分享感言环节,对同学们积极参与讲习班课程和讨论的热情给予了高度肯定。老师们寄语同学们,希望同学们能保持热爱文学的初心,学会在广泛阅读中培养文学素养,在不断思考中提高问题意识,以真诚热忱的态度进入文学世界,在文学的天地中自由遨游。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