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第5届研究生论坛

时间:2019-05-06

2019年4月2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第5届研究生论坛在逸夫楼一层大会议室顺利举行。外国文学研究所王炳钧、汪剑钊、姜红、于雷、陈榕、黄晓晨和郭峰七位老师出席了此次论坛并担任评委,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返校毕业生以及兄弟院校的老师、学生也积极参与了论坛讨论。

汪剑钊老师为研究生论坛致开幕词。他指出研究生论坛的意义在其名称中就已显现:从词源来看,“研”和“究”指研磨、穷尽,即我们应多花工夫、深入探讨,在前人走过的地方更进一步;而“生”字则代表了年轻的研究者,显示了学术新秀的蓬勃生机。汪老师预祝论坛圆满成功,寄语全所研究生,鼓励大家珍惜交流机会,拓展学术视野。

本次论坛发言分为四组,共九名研究生做了主题报告。

177C2

发言同学做报告

博士生王小雨从她的博士论文“德勒兹时间哲学研究”中抽取一节,对德勒兹的“纯粹过去”概念进行了全面阐释。德勒兹以存在论为基础,在康德、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共同编织的时间观念谱系中建立起一种时间哲学,“纯粹过去”做为德勒兹意义上的“过去”概念是其中的一环。报告人指出,“纯粹过去”源于柏格森的记忆锥形图示理论,她以普鲁斯特的“玛德莱娜蛋糕”片段为例,阐释了记忆的作用机制以及纯粹过去的具体义涵。

博士生张洪亮的发言题目为“人工智能诗人初探”。当今,数字技术已介入到文学创作之中,尽管计算机小说的尝试宣告失败,但运用到诗歌上的机械写作却获得了意外的成功——因为诗歌的语言本身就具有多义性和无序的特点。报告人对比了上世纪80年代的Racter程序与近年较为火热的机器人小冰的诗歌“创作”,指出计算机从业者在机器作诗过程中进行了审美和技术干预,Racter程序模仿的是现代主义先锋派的写作风格,而小冰则以通俗易懂的现代诗为学习样本,其“创作”目的是为了追求大众的承认,因此缺乏先锋性。报告人认为,没有反思的创作只是模仿性的生产,只有当人工智能能够自发地思考,其诗歌才是真正“智能”的。

博士生张猛以“霍达谢维奇和阿达莫维奇的十年论战”为题,探讨了俄罗斯两位文学家在文学性标准以及年轻侨民诗人写作风格话题上的争锋相对。他们论争的核心问题是,在异国从事创作的年轻侨民作家应该怎样看待俄罗斯文学经典,他们是否应该以普希金、巴拉丁斯基、丘特切夫为学习的标准,而他们的创作又能否被认为是真正的诗歌。通过研究两者的文学批评及意见互动,报告人描绘了1920-1940年代侨民文学的传承与发展状况,分析了巴黎俄侨诗人的代际差异与认同危机,也揭示了20-30年代欧洲文化的总体衰落问题。

1815B

参会同学专注聆听发言

硕士生郭婧媛的发言题目是“安德烈·别雷象征主义理论中的‘生活-创造’问题”。报告人指出,别雷从“作为世界观的象征主义”“作为综合艺术的音乐”以及“作为巫术的语言”三个方面展现了“生活-创造”理念的具体内涵。他将生活视为审美范畴,同时提出,艺术创造应以改造生活为使命,并将两者结合在象征主义艺术中。报告人认为,别雷的小说《银鸽》实现了生活与艺术、生活与创作的统一,正是“生活-创造“概念的文学实践。

博士生韩嫣以奥斯卡·帕尼查的小说《来自一只狗的日记》为例,从文化学角度出发探讨了1900年前后德语文学中的现代动物书写。报告人梳理了西方语境中动物话语的起源和发展脉络,考察了文学中动物形象的变迁,并重点分析了19-20世纪的理论转向——人与动物在身体、意志、情感等方面趋于平等化。帕尼查小说中的狗以狗的身体感知,用人的方式思考,并在两种生命场(Bio-Sphäre)中摇摆。作者通过内心观察式的叙述方式解构了人类的思维定式,对现代文明提出了批判,暗示了技术生产与创造所导致的自我局限。

1804B

提问交流环节

硕士生刘剑雨对述行的词源和概念进行了论述和阐发,并深入分析了20世纪以来文化学研究中的述行转向。1900年前后,身体话语、仪式学研究、戏剧学和戏剧实践的发展促成了文本向述行的转变。文化表演为述行理论的成型创造了基础;述行概念由奥斯汀引入语言哲学领域,德里达、特纳和巴特勒等理论家使其有了进一步发展。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拓展了身体述行的维度,使得述行理论不再局限于言语行为。报告人尝试阐述述行概念的内涵和多重维度,并突出述行与仪式、戏剧学的互动关联。

硕士生韩红宇的发言题目是“《小妇人》中的文类问题”。报告人基于奥尔科特的女性作家身份以及19世纪美国文学大环境,从主人公对哥特小说和煽情小说的反思、作品本身对美国家庭小说的继承和超越这两个方面探讨了作者对文类问题的反思和发展。奥尔科特打破了同时期家庭小说对浪漫婚姻的设定,但主人公作为“新女性”的出路尚不明朗,回归家庭和暂时放弃写作的选择,体现了作家在艺术理想和社会现实中的挣扎和妥协。

硕士生郭佳琛“《长日将尽》中的反讽”分析了小说中反讽的人物形象,阐释了不可靠叙述所带来的反讽效果以及打趣(bantering)和怀旧(nostalgia)这两条主要线索在小说中的发展和意义,并讨论了小说的总体反讽。反讽在《长日将尽》中被运用于不同的层面,有反讽的修辞手法、人物的反讽、叙述方式的反讽、反讽的人生观等,对它的使用增强了小说的叙事感染力,丰富了对小说主题的诠释,它同时也体现出了作者石黑一雄对人生与历史的理解和态度。

硕士生蒋思洁的“论桑塔格的‘新感受力’——再探艺术的功能与责任”依据苏珊·桑塔格本人的批评实践和政治实践,分别就艺术的功能和责任为切入点对桑塔格所提出的“新感受力”这一概念进行了论述。在批评实践方面,报告人考察了在“新感受力”下,风格、内容和形式这三个范畴的更新,并强调了“新感受力”与艺术两者之间的互动性与渗透性。在政治实践方面,报告人讨论了处于“新感受力”下的艺术在现代性条件下的责任和潜能,以及这种艺术与主体性之间的关系。桑塔格的实践由文化艺术的生产机制入手,最终诉诸于文化批判潜在的政治性,她揭示、批评、细究和穷尽了一切以“普世神话”的面貌出现的“陈腐不堪的表征体系”。

181B5

老师们分享经验

九名研究生发言后均设有问答环节,与现场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了热烈的互动。涉及的论题包括:柏格森的“回忆”说与“影像”论的内涵、索绪尔与德勒兹的符号概念的差别;人工智能诗人的先锋性特征、人工智能与人类诗歌创作的比较;英国文学中的“新旧”之争对俄国侨居诗人的内部论争研究的借鉴意义、俄国侨居诗人与巴黎文化语境的互动;“生活-创造”论的认知结构特征、文学创作的乌托邦性;人类拟动物性书写的陌生化效果、动物的主体性以及与人类的交流;述行性理论的译名辨析、述行的表演性以及仪式感;文学文类研究的深层意义、十九世纪女性作家的生存困境;反讽的不同类别、石黑一雄小说的英国文化属性;“反对阐释”与“表层阅读”的关系、“新感觉力”概念的深层伦理诉求等。在所有同学发言结束后,论坛进入集体讨论环节。大家就研究生发言中论及的“反讽”、“动物书写”、“述行性”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围绕反讽的修辞特点、动物书写的多种形式以及它们所表征的人与动物的关系、述行性概念在不同语境不同理论视域中的丰富内涵等进行了讨论。论坛还邀请了已经毕业的同学回到文学所,分享她们对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建议。老师们也对大家提出谆谆寄语,鼓励同学们勇于提问,更积极更主动地参加讨论,珍惜外国文学所多学科多语种交叉的优势,不断的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在重视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培养问题意识,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最后,姜红老师对负责论坛筹备组织工作的陈榕老师、赵嘉竑、何汨耘同学以及参与筹备组织工作的在读研究生们表达了感谢。经过各位评委老师的认真评定,本次论坛评选出优秀报告人四名:博士研究生韩嫣获一等奖,硕士研究生蒋思洁、博士研究生张猛和硕士研究生郭靖媛获二等奖。

1997C

获奖同学与老师合影


1B5F7

获奖同学与老师合影


(纪要人:张舒 周梦玫;摄影:杨家禹 等)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