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年10月26日
地点:北外西院国际大厦1053
主讲人:王炳钧、黄晓晨、马海良、岳子涵、于雷、牟芳芳
主持人:姜红
主题:“物”理论
纪要人:郭峰
2018年10月26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举办的第25期文论与文化研究沙龙暨第1期“物与文学”读书沙龙在我校西院国际大厦1053会议室举行。沙龙以“物”理论为主题,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我校英语学院、法语系、德语系和文学所的师生四十多人共聚一堂,就“物”理论、“物与文学”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
本次沙龙分上下午半场,由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姜红教授主持。她在开场白中说明,此次以“物”理论为主题的学术研讨沙龙,也是《外国文学》编辑部拟于明年与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国学术研讨会的预备活动,并向为沙龙活动推荐书目的王炳钧教授致谢。
上半场的三位主讲人依次是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王炳钧教授、黄晓晨博士和《外国文学》副主编马海良教授。王炳钧首先简明介绍了“物”理论成为新进研究热点的理论和社会文化背景,随后围绕着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1911)一文展开研读。他指出,胡塞尔的这一篇文章根本上是在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展开批判,并主张以直观和感觉为基础创建一种现象学。胡塞尔强调,要摆脱自然主义心理学、历史主义和世界观哲学的“谬误”,就“必须研究事物本身”,回到经验,回到“对一个事物真实地是什么的直观”。换句话说,需要重新锚定研究的对象,对现象本身及其涵义进行研究,进而“以严格科学的方法”追寻“实事和问题本身”。随后,在座师生就经验的多元性、物的定义、历史主义、物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紧接着,黄晓晨展开了对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1924)相关章节的研读。她指出,为了考察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共同体是如何建立的,莫斯选取“礼物”作为切入点,进而指出礼物交换中必须回礼的义务是建立共同体的基础。他以“夸富宴”为例,展示了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礼物馈赠是一种期待回馈的“竞技性的总体呈献”。回礼的必要性源于礼物中含有的“Hau”——附着在物上的灵力或者一部分灵魂,而礼物馈赠表面上是物的流通,实际上则是灵魂、灵力的流通,在此意义上,物的关联就变成了人的关联,也就成了法律、宗教、精神力之间的关联,成为缔交共同体的基础。随后,在座师生就礼物的循环、Tonga的含义、三元结构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讨论环节之后,马海良分享了海德格尔《物》(1950)一文的阅读心得。他认为,海德格尔有关物的写作,源自彼时时代精神中对物的遗忘,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才发出了“什么是物”的追问,进而策略性地将之转变为“什么是物之为物”的追问。海德格尔从对壶之为壶的问题出发,指出其关键是倾倒——赠予——聚集,并将之进一步推及到“天地神人”的四重整体上,进而得出最终的结论“唯从世界中结合自身者,终成一物”。在马海良看来,海德格尔的语言表述,一方面很思辨,一方面也极富诗意:他从物之为物开始将哲学面对的物(Ding)和物理学科学面对的物体分开,以一种反传统形而上学认识论的方式,开启了典型的存在论分析,将物之为物返回到一种动态的过程——物化。在这个意义上,物所暗含的是作为事情(Sache)的物化。随后的讨论也围绕着“物”的内涵、天地人神的四重整体等问题展开。
下半场的三位主讲人依次是外国文学研究所德语语言文学博士生岳子涵、外国文学研究所于雷教授和牟芳芳博士。岳子涵认为,梅洛-庞蒂的《眼与心》(1961)相关部分是从身体和观看的角度来讨论物的。文中,梅洛-庞蒂对现代科学和笛卡尔的视觉理论两种思想进行了集中批判,前者把物简化为研究对象,丢失了以身体为核心的感觉经验,后者则遵循绝对外在的机械因果论,将视觉简化为思考行为进而否定了绘画的存在论属性。在此基础上,梅洛-庞蒂聚焦于具体的观看体验和绘画艺术,通过对塞尚和保罗·克利的分析,展开了对视觉经验、观看的探讨,并最终将绘画、观看与身体经验结合起来,揭示出一种有关绘画的存在论。随后的讨论围绕着眼与心的关系、梅洛-庞蒂的身心观念等问题展开。
于雷的报告围绕鲍德里亚《物体系》(1968)一书的相关章节展开。在具体分析了物的几重特性——拟人性(物体与人体的类似性、亲密感)、符号性(物体系的色彩、材料、功能的系统性)、摆设性(物品被操控、排列于现代室内的环境/气氛结构)、功能性(物品“能被整合于一个整体中的能力”)之后,于雷指出,鲍德里亚有关物体系的分析,暗含着控制论(Cybernetics)思想的深刻影响,某种程度上,物体系就是围绕物所产生的控制论机制。在这个横向扩延的场域系统中,人对物的操控姿态、人与物的关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随后的讨论主要围绕着一次性物件、控制论、人工智能、后人类等问题展开。
最后一位主讲人是牟芳芳。在她看来,皮埃茨的《物恋问题》(1985)一文,主要围绕着物恋(Fetish)一词展开了追本溯源式的分析,兼具历史纵深和思想启发。物恋的整个术语发展史中,存在着一些最基本的主题——不可抹除的物质性、独特性和重复性、社会价值的制度化建构、物与自我认同等。据此,牟芳芳指出,物恋不指向一种社会现实,而是与一种跨文化情景有关,每一种物恋都是一种独特的相互关联的统一体。文章启发我们对概念和理论的研究,应当着眼于促进其活力,而非用死板的“界定”扼杀之。尽管物恋的问题意识产生且仍旧保留在“一个跨文化的特殊历史时期之中”,但在皮埃兹这里逐渐成为一种肯定性的术语,因为它提供了将活生生的人与活生生的物进行整合与批判反思的可能。随后在座师生就物恋的基本特点、传统人类学的研究范式、跨文化交流中的权力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近五个小时的报告和讨论之后,本次沙龙落下了帷幕。主持人姜红表达了对与会师生的感谢并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研讨会所围绕的六个文本,跨度七十四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人或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反思,从中可以发现,随着历史文化的变迁,物的观念也在改变;细致详实的读书报告和深入热烈的现场讨论必将产生持久的思想效果,同时也为下一次沙龙的顺利举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文论与文化研究沙龙在掌声中落下帷幕。
附阅读材料(王炳钧教授推荐):
1.埃德蒙德·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1911)。载:胡塞尔选集。倪梁康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83-143页。
2.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1924)。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1-43页。
3.马丁·海德格尔:物(1950)。载: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72-195页。
4. 莫里斯·梅洛-庞蒂:眼与心(1961)。载:梅洛-庞蒂:现象学美学文集。刘韵涵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25-166页。
5.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物體系(1968)。林志明译。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1-78页。
6.威廉·皮埃茨:物恋问题(1985)。载:孟悦/罗钢(主编):物质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9-76页。
7.吉尔·德勒兹:物质的重褶(1988)。载:德勒兹:福柯、褶子。于齐智、杨洁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第149-166页。
8.布鲁诺·拉图尔:我们从未现代过:对称性人类学论集(1991)。刘鹏/安涅思译。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7-103,149-165页。
9.多娜·J.哈拉维:“电子族”宣言:20世纪末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1991)。载:孟悦/罗钢(主编):物质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90-429页。
10.西恩·赫迪斯:物质文化和文化身份的系谱(1997)。载:孟悦/罗钢(主编):物质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18-237页。
11. W.J.T.米切尔:浪漫主义与物的生命:化石、图腾和形象(2001)。载:孟悦/罗钢(主编):物质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30-546页。
12.比尔·布朗:物论(2001)。载:孟悦/罗钢(主编):物质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7-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