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如画”与英国风景美学(Picturesque: A Key Concept in English Landscape Aesthetics)
主讲人:萧莎,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主持人:金莉教授
工作语言:汉语
时间:2019年4月24日(周三)15:30
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三层学术研讨厅
记录人:杨家禹(英美文论与文化研究方向18级硕士生)
2019年4月24日下午,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与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第112期北外文学所·文学与文化论坛暨第21期王佐良讲坛”在我校图书馆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萧莎副研究员以“‘如画’与英国风景美学”为题作了精彩的演讲。我校外文所及英语专业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金莉教授主持。
萧莎首先概要地介绍了“如画”观念的产生、发展和衰落:“如画”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或者说审美理想,在17世纪意大利、荷兰风景画创作中萌芽;18世纪依托英国“大旅行”(Grand Tour),“如画”观念随游学归国的贵族乡绅子弟自欧陆传入英国,演化为一种观看和描绘自然风景的“标准”方式;而“如画”的理论化,则一定程度上源自哲学家埃德蒙德·柏克(Edmund Burke)对美和崇高两种范畴的区分。萧莎指出,正如尤维达尔·普莱斯(Uvedale Price)所认为的那样,“如画”处在柏克的“美”与“崇高”之间,意指那些本身不美、但入画则成为美的、具有了审美价值的事物。一定程度上,在18世纪的英国,以威廉·吉尔平(William Gilpin)等理论家为代表的18世纪英国如画理论热,与以乔治·兰伯特(George Lambert)等艺术家为代表的“如画”风景画实践以及彼时英国普通贵族寻找如画美的社会文化热潮是彼此呼应的。直至19世纪初,透纳(J. M. W. Turner)和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分别在风景画创作和风景诗创作中突破了“如画”的既定规则;而到了19世纪中叶至后期,以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为代表的理论家对英国“如画”风景画传统进行了系统的批评和反思,标志着“如画”观念的由盛转衰。
随后,萧莎细致地回顾了“如画”审美标准的形成和流行。文艺复兴以后,一种完全没有动物或人物的画作产生,叙事不再重要,风景越来越重要成为绘画的主题。到了17世纪,这种风格发展到黄金时代,就形成了“一种新的优先顺序:风景第一,历史第二”。代表欧陆风景画发展成就的有两类作品,它们在不同方面影响了“如画”的风格。首先是意大利的理想主义田园牧歌风景画,它影响了“如画”高雅的一端。画家通过构图、质感对比、光影对比、线条结构、空间透视和空气透视等技巧精心创作。代表人物主要有加斯帕德·杜盖(Gaspard Dughet)、萨尔瓦多·罗萨(Salvator Rosa)以及克洛德·洛兰(Claude Lorrain)等,后者对英国的“如画”影响最大。其次是荷兰的地方风景画,它影响了“如画”世俗的一端。荷兰在当时作为一个年轻的共和国,通过贸易和版图扩张迅速崛起。人们逐渐对风景画产生兴趣,第一是因为其地志绘画(topographical painting) 传统与“创造新的集体认同”的迫切需要,此外也因为人们创造了自己的国家后对本国领土和他国风貌的好奇心。在荷兰的地方风景画中,人们看不到古代的、理想的象征,看到的是人们与土地以及现实的联系。画家通过随意移植地标、改变地形,表达了一种自我意识和民族身份意识,表现出理想中的雄伟与美;他们如实描绘景物却又不完全忠实原貌,认为“风景是一种主观的构成”。风景画使他们“在视觉上将国家变成上帝的伊甸园”,其中的代表人物有雅各布·凡·雷斯达尔(Jacob van Ruisdael)等。而相关理论家则通过研究画作总结出了“如画”的视觉特质。
18世纪的英国风景画创作明显受到了意大利和荷兰的影响。在18世纪初乔治·兰伯特(George Lambert)的画作中,风景、人物仍然都是移植、拼贴的,不符合地理、历史现实;而到了18世纪中叶,理查德·威尔森(Richard Wilson)则开始意识到用画作表现自己的国家。英国艺术家从欧陆新古典主义风景画中借鉴形式元素和构图技巧,进而建构了对本土风景的审美。“如画”不仅影响了画家,也影响了普通人观看风景的方式,克劳德镜(Claude Class)的流行,正彰显了人们在自然实景中寻找“如画”美的热潮。
“如画”审美标准的逐渐确立,不仅影响了英国风景画的创作,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英国风景诗的写景方式。萧莎指出,19世纪以来,威廉·华兹华斯的一大贡献即在于:他以《抒情谣曲集》(Lyrical Ballads)中注重微观事物和视自然为主体的方式突破了“如画”的写景陈习,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勃兰兑斯所谓的“别具一格的英国气质”。与之相应的,是透纳在风景画创作上的转变和突破,即罗斯金所谓的表现自然每时每刻的真实。正是通过对透纳的分析,罗斯金展开了对“如画”美的反思批判,进一步明确了画家的道德责任和艺术的目的,揭示了“如画”虚假描绘自然、远离上帝启示的弊端,并最终对“如画”做出了“高贵的如画”(the noble picturesque)和“低等的如画”(the lower picturesque)的区分。
讲座最后,萧莎总结道,18世纪“如画”观念在英国的兴衰及其在文艺创作和社会文化层面的表征,既受到了当时英国的双重民族心理的深刻影响,同时又深刻影响了美学层面上“英国性”的建构;而19世纪以来以华兹华斯和透纳为代表的风景艺术创作与罗斯金对“如画”的批判,则同时体现了19世纪自然科学知识发展给艺术带来的新感知、新真实以及“英国性”在美学层面的新表现。
随后参加讲座的师生就风景画、华兹华斯诗歌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