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研究所建所40周年庆暨“文学的边界”高端学术论坛纪要

时间:2024-10-08

198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正式成立。2024年9月21日-22日,外国文学所的师生和校友和来自其他高校的学者在国际大厦517室济济一堂,共庆外国文学研究所建所40周年。

9月21日上午9点,所庆活动在建所40周年照片集锦视频中拉开帷幕。开幕式由外文所陈榕教授主持,外文所王炳钧教授、清华大学汪民安教授、外文所所长姜红研究员分别致辞,聚焦于外文所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王佐良先生的学术理想和为人品格如何深刻影响了如今的外文所,分享了外文所为建构自由包容的理想学术氛围而做出的努力,表达了对外文所未来继续向前发展的期盼。

外国文学研究所一直秉持王佐良、周珏良等老一辈学者倡导的治学传统,致力于外国文学研究、教学、专业学术期刊编辑和学术交流。为了切实体现外文所的这种风格,所庆的主要活动之一是举办高端学术论坛。王佐良先生一贯主张,从事外国文学研究者应有比较视野,应有跨越意识,了解边界所在,但不为边界所局限,因此,所庆高端论坛的主题是“文学的边界”。论坛由专家报告和青年学者圆桌谈组成。

21日上午的专家报告共有四场,主持人为外文所车琳教授,主讲人分别为北京大学谷裕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楠教授、南京大学但汉松教授、北外外文所刘文瑾教授。在以《文学解释与政治历史视域——以歌德〈浮士德〉第四幕第三场为例》为题的报告中,谷裕教授从《浮士德》的角色和情节设置入手,结合歌德的生平史实,分析了歌德如何将自身对神圣罗马帝国政体和建制的理解和评价融入文学文本创作中,以及这些观点如何生成自晚年歌德所处的新旧国家交界、民族主义兴起的政治历史环境。在名为《悲剧的哲学之维——〈安提戈涅〉和〈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对读》的报告中,王楠教授首先梳理了《安提戈涅》从黑格尔到巴特勒的批评和改编史,以及其中反映的悲剧观念变迁。之后,阐释了《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作为《安提戈涅》的现代改编如何与黑格尔的冲突观、斯坦纳的绝对悲剧理论、以及巴特勒的性别政治理论发生关联。在《爱丽丝·门罗事件与小说的限度》中,但汉松教授反对简单地用“取消文化”的立场对待家庭丑闻曝光后的门罗及其作品。他通过对《公开的秘密》中的两个短篇小说中的“自由间接引语”、“顿悟时刻”等文本细节的解读,揭示出门罗小说的复杂性与门罗的暧昧道德立场之间的内在关联,指出门罗事件要求我们重新思考作家与作品、真实与虚构、艺术与伦理等议题。刘文瑾教授在名为《文学与爱欲:包法利夫人的解药》的报告中对《包法利夫人》和《简单的心》两部小说进行了并列阐释。包法利夫人和全福两个既相似又不同的形象都指向了福楼拜作品中“堂吉诃德隐喻”的重要母题。刘老师指出,通过“虚己”而将自己的凝视投向他者的全福成为了代表了福楼拜心中理想的艺术家形象。

21日下午的专家报告仍是四场,由外文所王炎教授主持。来自人民大学的周铭教授的报告《〈死神来迎大主教〉中的边界书写与“地方”生成》关注在凯瑟的这部小说中十九世纪末的边疆话语与1920年代的边界话语的交织,通过对小说中新墨西哥的景观塑造以及人物与欧洲通信等细节的解读,揭示出小说中隐含的美国国家意识以及跨大西洋共同体意识。北京大学纳海教授的报告《同类相食与高尚的野蛮人:狄更斯对自然状态和罪的思考》结合狄更斯对北极探险中同类相食传闻的驳斥,以及他自身创作中有关“同类相食”的比喻,讨论狄更斯对人类原始本能和极端自由的理解,从更全面的角度对狄更斯对人类之罪恶的思考进行了挖掘。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张欣老师以《从蝴蝶夫人到祝英台:黄哲伦跨界戏剧〈蝴蝶君)(2017)的叙事策略与伦理主张》为题,借助不可靠叙述与双重叙事动力等理论话语,探讨黄哲伦的戏剧《蝴蝶君》对于《蝴蝶夫人》的戏仿和解构,分析了其跨界戏剧特质,将亚裔的性身份放置于种族和民族建构的大背景下加以深入考察。北外外文所于雷教授的报告《电磁电报时代的象征主义小说:坡、霍桑与麦尔维尔》聚焦19世纪作为“新媒介”的电磁电报在诗学意义上与象征主义的同构性,以19世纪美国的三位象征主义小说巨擘爱伦·坡、霍桑和麦尔维尔为例,讨论了他们的作品中电磁电报如何转化为文类演进过程中的诗学机制,演绎出一种从模型化到失真化再到自反化逐步推进的媒介技术诗学。

在下午场的专家汇报结束后,高端论坛迎来了第二个环节:青年学者圆桌谈。圆桌谈由外文所郭峰老师主持,来自北京高校和研究所的9位青年学者畅所欲言,分享他们从“边界”这一议题出发,围绕文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所展开的紧贴时代前沿的思考。来自社科院的王雨童老师着眼于“盖亚理论”(Gaia Theory)这一人类世视野中的重要概念,梳理了其在西方思想传统中的发展,解释了“盖亚理论”在科幻文学和社会流行文化活动中的运用及发展。北外英语学院的许小凡老师从她对T. S.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的研究延伸开来,关注法国思想家西蒙娜·薇依的“decreation”(“解构神造”)概念,对其进行了逐层深入的解读。北外外文所的孙纯老师考古了欧洲近代早期文学中的“愚人”形象,指出荷兰画家博斯的《愚人船》以及德国人文主义者塞巴斯蒂安·布兰特的叙事诗《愚人船》中的“愚人”形象,反映人文主义时代对人的发现。北大德语系的毛明超老师聚焦席勒的文学观,探查文学对现实的超越这一重要议题。他特别指出,在后期作品中,席勒意识到理性与感性无法统一、自由和必然存在矛盾,认为只能在创作艺术的主体中寻找绝对的伟大。社科院的高华鑫老师以柄谷行人“现代无文学”为引题,以日本文学批评史为核心,指出民族国家战争的兴起、阶级矛盾的加剧,以及对语言不透明性的发现是近代文学在20世纪面临挑战的原因。北外法语学院的邓冰艳老师分享了法国作家莫里斯·布朗肖对文学的思考,指出布朗肖脱离了浪漫派持有的文学本体论思考模式——“何为文学”,走向了现象学层面的“文学如何成为可能”,文学的可能性恰在于其边界的变动不居,以有限孕育无限。清华人文学院的耿宏明老师聚焦线性与非线性这一对关键词,梳理了线性史观在十七到二十世纪的流行;指出当代的非线性概念的地位逐渐上升的现象,反映了人类自然语言受到计算机语言、人工智能等新兴事物挑战后的再思考。人大文学院的缴蕊老师以《过境》、《正发生》和《同意》等欧洲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作为案例,从中提取出难民问题和战争责任、右翼政治势力抬头、巴黎与外省意识形态割裂等事关当下欧洲的重要问题,讨论了文艺作品对现实的参与与反思。北外外文所的车致新老师从当代日益受到学界重视的“游戏研究”入手,指出游戏研究领域有“叙事学”和“游戏学”两种方法论——前者认为游戏的核心是叙事驱动;后者认为必须要考虑游戏的机制和玩法。在此基础上,车老师对《黑神话·悟空》进行了精彩的案例解读。

9月22上午9点,外国文学研究所的校友们和在校师生再次在国际大厦517室欢聚,以校友座谈会的形式庆祝建所40年。首先,姜红老师带着大家一同翻看所庆纪念册的校友表,逐一介绍所里的毕业生,唤醒了大家对学生时代的回忆。随后,座谈会在校友分享中展开。来自北京化工大学的校友周雪滢对外文所的所徽“超越边界”的意义进行解读,指出外文所“不拘一格”的教育理念旨在鼓励大家打破学科边界和思维边界,自主探索未知。现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友张猛谈到外文所的迁址历史,分享了他在所里从硕士到博士一路走来的成长历程,感谢外文所对他的精神世界的引领和学术胆量的塑造。就职于三峡大学的校友上官燕在回顾了她所亲历的外文所学科设置的历史的同时,也回忆了跟着汪民安老师读书的岁月。她认为校训“兼容并蓄、博学笃行”在外文所得到最好的践行。就职于沈阳师范大学的校友金烁锋分享了撰写顶级期刊论文的写作心得,提出论文写作应重视准确性/正确性、清晰性和趣味性,勉励在学的同学们勇于进行写作实践。四川外国语大学的郑萌芽校友分享了跟随王炳钧老师读博士时与老师和同学结下的情谊。她也提醒在学的同学们不要将读书求学与做人做事割裂开来,翻越学术的高山以及翻越人生的高山都需要从细节处踏实做起。天津科技大学的宋赛南校友以“记忆”为关键词,回顾了求学时代的难忘时刻和心灵感悟,用朴实而真挚的发言勾起了师生们对文学所的动情记忆。北京林业大学的朱欣慰校友指出文学的特点是它的无界性,这不是说它没有任何边界,而是说它强调联结、生成和动力。在外文所,前辈和同伴的持续的滋养,师生之间的无界的开放交流,是非常值得珍惜的宝藏。

从趣闻轶事到学术议题,校友们共同分享对外文所的感谢、对文学研究的感悟、对日常生活的体察,让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人与文学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深刻联结,也看到了文学研究的无边风景与生活世界的无限可能。校友交流会作为外文所40周年论坛的最后环节,在姜红老师的致谢和大家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谨以王炳钧老师在所庆四十年纪念册上的寄语作为纪要的结语:“友善真率奠定正气的根基,缜密好奇生成探索的动力,严谨谦和铸就自信的桃李,淡泊开放展现坚守的意义;平凡的脚步踏出历史的轨迹,辛勤的笔耕开启文学的奥秘。——愿我们共同的文学所如此继续……”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