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期北外文学所文学与文化论坛纪要

时间:2016-05-10

题目:死者的对话——托马斯曼《魔山》与里尔克《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手记》的通灵论

主讲人:特纳赫尔教授(Prof. Dr. Hans Richard Brittnacher

主持人:王炳钧教授

时间:2016年4月26日15:00-17:00

地点:北外(西院)国际大厦1053

记录人:蔡小玥

此次论坛的主讲人是来自柏林自由大学文学系的著名教授布里特纳赫尔教授(Prof. Dr. Hans Richard Brittnacher)。论坛由文学所所长王炳钧教授主持,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所、德语系等单位的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布里特纳赫尔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死者的对话——托马斯曼《魔山》与里尔克《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手记》的通灵论”,报告与他研究的幻想和死亡母题密切相关,报告的重点在于探讨十九世纪初通灵术这一文化现象在文学中的反映及其作用。

布里特纳赫尔教授首先说明了通灵术再兴的历史语境:源自十八世纪的宗教危机,动荡的政治环境以及美学再认识等因素都刺激了与死者对话的需要,此外文明的进步与新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通灵术的转变,如电力和照相术等新技术改变了与死者鬼魂进行对话的方式,科学技术非但未能破除迷信,反而增加了人们对于通灵术成功实现的信心。19世纪末期,作为社会公共事件的通灵术演示向人们展示生死界限的可跨越性,此时鬼魂不再被视为无法被唤醒和回归的人,而是以一种更高的形态存在着的灵魂,大多数宗教主张的“不死”通过通灵术得到展示和肯定。同时,例如电话一类的新技术的出现也为人们提供了类鬼魂存在的体验,物质和非物质的界限也出现了摇动。小说《弗兰肯斯坦》即反映了科学对死亡的介入与颠覆可能。

布里特纳赫尔教授接下来以《魔山》和《马尔特手记》为例,说明了文学中的通灵术及其作用。《魔山》的作者托马斯·曼曾旁观过三次通灵术过程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记录,他所旁观的通灵术是作为疾病治疗方式得以运用的,而对通灵过程的记录则成为了以疾病和死亡为重要主题的《魔山》的写作素材。托马斯·曼终其一生都相信通灵术的真实性,但始终未放弃对其原因的探寻,而在他笔下的文本中,对鬼魂的呼唤是对二十世纪初动荡现实的反思,鬼魂出没的空间是对现实的呼应和影射。通灵仪式同样也出现在里尔克早期作品《马尔特手记》中,与托马斯·曼不同,里尔克试图确认鬼魂的存在和通灵术的有效性,在作品中一再重复对通灵术和鬼魂的叙述。布里特纳赫尔教授指出,要切实把握里尔克作品中对鬼魂的美学表达,必须从三方面进行理解:首先是马尔特在巴黎的所见所闻;其次是他对童年时期生活的回忆,最后是他的阅读经历和体验。现实的物质束缚被文学想象打破,鬼魂世界与文学世界通过诗人的天才得以连接。里尔克的关注侧重点并非鬼魂出现的原因,而在于它所引发的反应。鬼怪的出现意味着一个未被解释的世界的显现,现象超越了理性的理解与阐释,而语言的表达则起到了战胜未知恐惧的作用。此外,里尔克对鬼怪的描写还体现了诗人的创作态度——对可怕的事物的描写与对美好事物的表达同样重要。

随后参加论坛的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论坛圆满结束。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