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期北外文学所文学与文化论坛暨第二期王佐良讲坛纪要

时间:2017-04-12

2017年4月5日下午,由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与外国文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二期王佐良讲坛暨第93期北外文学所•文学与文化论坛”在我校西院国际大厦1147室举行。来自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汉斯•菲格教授以《美学的现象学转向》为题,为参加讲坛的师生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此讲坛由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王炳钧教授主持。

汉斯•菲格教授在哲学与德语文学研究领域具有很深的造诣,著有《康德、席勒美学中的想象力的威力》、《诗意理性——德国唯心主义中的道德与文学》等著作。他在此次讲座中尝试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描摹出美学自18世纪以来的发展,并尤其关注美学与哲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认知理论、人类学与心理学的多重话语体系中,菲格教授思考了美学的位置。美学自鲍姆嘉登以来,就不断地去反思哲学与理性的界限。菲格教授认为,在鲍姆嘉登和莱布尼茨那里,人们已经可以观察到一种从美学现象到美学的反思性规定的过渡。在赫尔德和康德那里,美学分别作为一种感知学说和一种对于感性的哲学反思,呈现出两种相反的功能。康德的“判断力”这一概念,作为哲学反思的前提,具有一种否定辩证法的特征。

尼采美学中向具有生命力的身体现象和生命感知的转向,将美学从哲学的附庸角色中解放出来。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具有强烈的文学和艺术特征,艺术成为具有原本性的哲学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尼采的美学具有一种解构主义的特征,他把身体性作为哲学的根基,引入了生理美学的维度,个人的感官体验而非抽象的理性成为人认知世界的基础,身体的感知构成了人的认知活动和自我定位的原初起点。这一生命哲学不仅存在于《悲剧的诞生》中,也存在于《道德的谱系》、《善恶的彼岸》等作品中。在美学的尼采—转向之后,美学成为哲学思考的核心并开始界定着哲学的书写与思考方式。

菲格教授的讲座引起了到场师生的强烈兴趣。在讲座结束后,菲格教授与大家就美学在中西方语境中的不同定义、感知过程中的想象力的作用及尼采对现象学与后现代哲学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