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The City in 19th Century Literature
主讲:Leon Chai
主持人:姜红教授
时间:2013年10月25日下午4:00
地点:1号楼642
纪要:张聪
本期文学与文化论坛的主讲人Leon Chai是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弗吉尼亚大学硕士、博士,伊利诺伊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系荣休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美国文学,浪漫主义,19世纪英国和欧洲文学,现代主义和批评理论。出版有Romantic Theor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2006)、Jonathan Edwards and the Limits of Enlightenment Philosophy(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Aestheticism: The Religion of Art in Post-Romantic Literature(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0)等学术著作。在本期论坛中他主要讲述了19世纪文学作品中的城市。
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的西方的城市变迁可以用图画和文本展示出来,既展示了当时欧洲城市的风貌,也有城市随着时间的变迁进化的过程。第一幅图片描画了1830年代巴黎7月18日革命,体现了巴黎当时的主导特征和人民对巴黎的主要印象—即狭窄的街道,层叠的路障;人民用普通家具就可以堵塞街道,进行革命活动。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主人公们能通过多种方式在城市间穿梭—城市的范围有限,人们因此能便利地接触城市,了解巴黎。
第二幅图画则是展示了1850年代的纽约。这座城市最大的特点在华尔街,道路高楼林立,城市为高墙所遮蔽。对应的文本则选用梅尔维尔的《抄写员巴特比—一个华尔街的故事》(Bartleby the Scrivener—A Story of Wall Street)。这个故事充满了“墙”的意象,巴特比工作的办公室由墙环绕,没有透光的窗;巴特比最后死于监狱墙下,而监狱的名字则是“坟墓”(The Tomb)。这是关于“墙”的故事,既是外在的“墙”,也是人心里的“墙”。故事影射了城市,即城市也是被“墙”所环绕的。人们被看见或者看不见的“墙”隔离开。因此到1850年代城市的定义已经然生了变化—而且这一切是可感知的。30年代巴黎街道上的路障筑最终进了人的生活之中。
19世纪的伦敦体现在狄更斯的小说《小杜丽》(Little Dorrit)之中。小说的关注点在于“监狱”。小说从监狱中开始,杜丽的爸爸就是在监狱中;而“监狱”即城市。小说中的所有人都想要逃离出这个大监狱般的城市,逃到乡村中去。这种对城市的厌倦感在梅尔维尔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1870年代的城市又经历了重大变化。城市被重新规划,大型的广场建造起来。巴黎基本上已经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在福楼拜的《情感教育》中体现的巴黎,已经有宽阔的大街和频繁的社会活动。比方说小说中的场景中主人公从楼上向大街上望,看到了马车上的棺材,大楼投下的阴影—而这一切预示着一种不祥。城市的感觉也发生了变化,城市的规划已改变了人们的行动,以及对过去城市的印象。亨利•詹姆斯的《金碗》(The Golden Bowl)中的主人公们可以随意乘坐出租车(cab)出行,这是城市给予人们行动上的便捷。
纵观19世纪文学中的城市,30年代城市发展开始起步,50年代城市(如纽约)感觉像是监狱,到后来的70到90年代城市变得更大,有钱人可以乘坐出租车在城市随意移动。城市总在变化,人们对城市的观点也在变化—–于此同时,城市也在雕琢着人们对城市、对自身的看法。
在场的各位老师同学积极参与了讨论,对讲座内容、电影中的城市、白天夜晚城市的角色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Leon Chai教授基于这些看法与老师同学们进行了更加深入而积极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