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期北外文学所文学与文化论坛纪要

时间:2012-04-12

时间:2012年3月21日15:00-18:00

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东院1号楼642会议室

记录人:吕广平

外国文学研究所第57期文学与文化论坛由北外文学所与德语系合办,主讲人是来自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的Eberhard Scheiffele教授。论坛由文学所所长王炳钧教授主持,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所、德语系的多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Scheiffele教授围绕1789年席勒在耶拿大学的就职演讲《什么是普世历史?研究普世历史的目的是什么?》,对席勒的历史观和席勒对人的设想做了细致的解读和分析。Scheiffele教授先介绍了席勒对历史的观念和定义:历史不是人写下来的历史,而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件。了解历史能帮助人们了解现在,因为现状受历史的影响。历史也给人经验和教训。和平与革命或战争交替出现在历史中。对战争与理性的矛盾:人有理性,但没能阻止非理性的战争的出现,席勒的解释是:理性正是通过克服非理性的东西得以进一步发展。

人有理性,能决定自己的目的和意义,这是对宗教教义:上帝决定一切,人没有自主性,的具有转折意义的突破。因为理性,人也具备了创造力,但和上帝不同,人没有全知全能和预见未来的能力,所以不能随意加快历史的步伐,历史的进步需要时间,人为改变其规律反而会弄巧成拙。

但是席勒相信,通过每个个人的努力,借助个人对真、善和自由的信仰,每个人都出自己的一份力,整个人类的进步是必然的。由于每一代人都会从上一辈人的努力和成就中受益,怀着感激和感恩之情,就该为下一代人做出贡献,这样就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Scheiffele教授作完报告后,与会师生针对报告内容提出了几个问题:1. 人有理性这一观点的提出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的意义:理性把人从对上帝的依赖中解脱出来,赋予人自主独立性;2. 人的德行是否足以使其为整个人类和历史的进步作出贡献:人有善、也有恶的一面,但人的感官功能和本能与动物相比处于劣势,只有通过合作,借助集体的力量才能进步,所以个人为集体做贡献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3. 席勒的美学书简和报告中提到的人的感恩之情是否有联系:席勒在美学书简中主张的文学、美学对人的教化和报告中提到的感恩之情都是促进人类和历史进步的途径。美学的教化注重把人培养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本次论坛在讨论中圆满结束。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