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1日下午3点至5点30分,第6期北外文学所文学与文化论坛在东院阿语楼208会议室举办。此次论坛由本校德语系王炳钧教授主讲《文学研究中的历史人类学视角》,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王炎博士任评述人。其他参加者来自本校外国文学研究所、德语系、英语学院、俄语学院等院系,共计40余人。
王炳钧教授首先探讨了历史人类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的对象、范围与研究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人文研究中出现所谓“人类学转向”,历史人类学应运而生。王炳钧说,“历史人类学所研究的是人自己创造的处于相对恒定与变化之中的文化意义体系”。他回溯了对历史人类学构成重要影响的三大来源——德国的哲学人类学传统、扎根于英美传统中的文化人类学和20世纪70年代法国的“新史学”所倡导的“风土人情史”,比较其异同,以廓清历史人类学的面貌。他还特别强调历史人类学所关注的中心是人,是人的“物质性”,是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人的身体。身体问题是我们第一期论坛的主题,在后来的论坛活动中又曾被多次涉及,此次报告从一个新的角度加深了我们对身体问题的理解。在报告的后半部分,王炳钧以历史人类学视角分析德国作家莱辛的市民悲剧《爱米丽雅•伽洛蒂》(1772)和克莱斯特的短篇小说《智力地震》(1807),试图展现这一批评视角在文学研究中的可能性。评述人王炎博士提出,试图把握人类特征,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新兴的历史人类学,主要新在方法上的研究,它既强调历史过程,讲习得、传承、模仿,又借重田野调查,从中寻找结构,其自身便充满了张力。而将历史人类学用于文学研究更加新颖。最后,围绕历史人类学与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与会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外国文学研究所)
报送: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