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3日下午3点至5点30分,第9期北外文学所文学与文化论坛在东院阿语楼208会议室举办。此次论坛由汉堡大学讲师洛毕希(Michael Loebig)博士主讲《哲学与修养,或: 哲学还有何意义?》,之后,北外德语系王炳钧教授做了评述。其他参加者来自本校外国文学研究所、德语系、英语学院、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语言所等共计38人。
洛毕希博士认为,大托马斯•封•阿奎斯•阿波特坚持哲学是关于人与生俱来的理性的科学。这种科学不仅仅从根本上为中世纪大学的学科建立奠定了基础,也在反对神启性神学世界观的同时促动了这些学科传统地位的演变。这一点在共相大争论中表现得很明显。共相争论不单在科学内部,也同时在政治层面上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天主教会对这一点必定有更深刻的领会,因为在唯名论者开始对新柏拉图主义的概念唯实论发起攻击时,也同时触动了天主教会的统治权力之本,原因是在唯名论的前提中,教会统治已站不住脚。
后来,很多中世纪后期的代表性哲学家并不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洪堡认为,在一脉相承的学院中,学生能够全方位地被塑造成真正的人,这一点上他与夸美纽斯也不谋而合。学生在此应接受全面教育,然后将从中获得的创造性力量用于对当前非理性社会局面的改造。正如学院自身的完备整体性,其所培养的学生也应成为真正完备的新人,弘扬人文主义精神
在一个号称民主的社会中,如果将教育仅定义为有助于增殖的知识的传达,人们可能引发令人担忧的政治后果。因为技术社会需要不断变换的专业理性适应过程,它体现了一种完善的专业性,而剩下来的真空地带,即希望做真正的人的那些人,都被非理性吞没。这也就是在说,如果没有成熟的主体,如果这些主体不能本着批评精神来评判、区分自己的行为,人们得来不易的进步之果就会面临凋谢的危险。
最后,围绕着哲学与教育,理性与工具理性,王炳钧教授作了精彩点评,与会者也就教育与职业化培训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外国文学研究所)
报送: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