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第117期北外外文所·文学与文化论坛

时间:2019-12-27


主题:济慈《秋颂》200周年:重读续论(Re-reading Keats’s “To Autumn” on Its Bicentenary

主讲人:李鸥,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主持人:姜红研究员

工作语言:英语

时间:20191226日(周四)15:30

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三楼学术研讨厅

记录人:文逸闻(19世纪英美小说研究方向19级博士生)


20191226日下午,由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的“第117期北外外国文学研究所·文学与文化论坛”在我校图书馆三楼学术研讨厅举行。来自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的李鸥副教授以“济慈《秋颂》200周年:重读续论”为题,作了精彩而详实的演讲。我校外文所师生及其他兄弟院校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外国文学研究所姜红教授主持。

李鸥首先就诗人济慈与哲学家休谟在“自我同一性”、“怀疑主义”等问题上的思想契合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正如休谟试图论证不存在自我同一性的问题,济慈也认为诗人没有自我,他主张诗人应像变色龙一样描绘各色事物。此外,与休谟的温和怀疑主义(mitigated scepticism)相对,济慈的“延疑力”(negative capability)也强调人要善于包容不确定、神秘和怀疑。

李鸥随后就济慈的个人生活、历史语境、诗歌英国性、自我指涉性等方面对《秋颂》展开了细读。《秋颂》写于18199月,描绘了诗人漫步于温切斯特时的所见所闻及所感,这次漫步激发了诗人创作的灵感。同时,在结合济慈的书信往来基础之上,李鸥还将诗歌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指出济慈诗歌含蓄地指涉了18198月发生的彼得卢屠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关切和对自由的向往。此外,出于对诗人托马斯·查特顿的敬仰和缅怀之情,济慈在诗歌措辞方面专选具有盎格鲁撒克逊词源的字词,而非外来词语。通过此举,济慈意在追随查特顿的“纯正英语”传统,摒弃弥尔顿式的拉丁文风。李鸥认为,《秋颂》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它具有很强的自我指涉性,蕴含了济慈对诗人身份与职业写作的自我反思与追问。李鸥既强调文本细读,又通过各个视角考察诗人、文本与社会的互动,这种系统、全面的研究方法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个别样的济慈,提出了解读《秋颂》的一种新论。

讲座结束后,参加论坛的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论坛圆满结束。


undefined

(讲座现场)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