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周大新
主持人:汪剑钊教授
地点:北外国际大厦1147室
日期:2015年5月9日15:30-17:30
纪要人:王蔚
本期作家论坛邀请当代著名作家周大新先生作为主讲人。周大新老师自79年开始小说创作,三十年来写就的作品已逾六百万字,并多次获得国内外知名文学奖项。本期论坛中,周大新老师以“立方体”为比喻,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创作中所总结的对人性的探索与思考,并和论坛参与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讲座一开始,周大新老师以“立方体”来比喻复杂的、具有多个不同侧面的人性,他认为人性是由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综合构成的,很多侧面隐秘而复杂。周老师以作家的责任为切入点,认为作家在写人以及人的生活时,应当努力去发现人性中平时不为人知的侧面,然后用作品呈现给读者。
周大新老师认为,人性立方体的正面所表现出来的,是人性的正常部分,这些积极向上的情感一旦呈现出来,会让人觉得人活在世界上有意义、有价值。这个正面包括“希望吃穿住行变得更好、更舒适”的愿望,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也包括对异性伴侣的追求,这是创作爱情小说的基础;另外,爱(包括母子之爱、父子之爱、夫妻之爱、同胞之爱、同类之爱等等)、同情、宽容、宽恕、理解……这些人性的正面所衍生的情感,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基础;而喜欢美的事物,为美丽的异性或者美丽的风光驻足,这是人类的基本情感,是不必去加以指责的。自尊和希望别人尊重自己也是人性正面的一部分,但是这些部分如果控制不好,就会演变成对权力的渴望。周老师指出,这一人性立方体的正面让我们发现人性之美。作家对这部分人性的表现非常重要。如果一部作品中没有这些正面内容,那么这部作品会让读者非常痛苦,绝望。
周老师接着讲到,在人性立方体的背面,是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其中暗藏着很多我们至今仍不理解的部分。比如远远超出我们理解范围的无限地贪婪,又比如冷漠与仇恨、嫉妒与极端自私等等。周老师特别提到了通常隐藏很深,但是一到群体性事件爆发的时候就会呈现出来的人类的破坏欲。这些都是人性最黑暗的部分,但也是人性中很普遍的内容,以各种面目呈现。
呈现在人性立方体前面的,是和它正面看上去很相近的部分,那是一种过度的情感。这些情感越过了正常界限,让我们意识到:人性是一条河,不能让它泛滥。爱是很正常的,但是爱过了头,理解、宽容过了头,就会做出一些不正常的行为。而正常人性的变态属于人性立方体的背面,这些人性的部分,事外之人很难理解,但是将这一部分写好了的话,会让读者惊心动魄。周老师讲到自己作品《银饰》中涉及的同性恋问题,以及在新闻报道和小说中看到的变态收藏等等让人目瞪口呆的事件。周老师说,人性的这一部分如此可怕,非当事者不能理解。这些事件都是人性的变态,但这些又真真切切都是人做出来的,他们也属于人性的一部分。
在人性立方体的左面呈现的正常人性的延伸,这些方面需要作家去发现它,然后用作品表现出来。比如战争中的双方,对顽强的抵抗者会表现出特别的敬意,在职场或者官场上,人们会不自觉地向领导献媚等等。而有些时候,人们会提前判定某件事的局面无可挽回从而妥协退让。人性的这一个侧面让世界避免了很多矛盾。立方体的右面是一些不黑暗,但是为人所不齿的部分,它们是原始兽性的遗存。周老师认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这样的遗存,在经过文明洗礼后才会逐渐扼杀这些兽性,但是有些人的兽性却还没有完全扼杀掉,比如乱伦,尽管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是在有些人身上确实还存在着。这种题材的作品让人惊讶、震撼,读起来非常痛苦,但是作家的一个任务就是帮助读者认识我们人类自身,人类原本就是如此,否认和逃避是没有用的。
讲到这里,周老师又讲了几个例子来说明人性的复杂。他讲到告密、背叛,这些毕竟是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产生的行为,为人所不齿但是可以理解,但是在同一所军营的战士,在战场上可以为保护战友而舍弃生命,到胜利之后却又因为评判功劳大小而争得面红耳赤这种现象,却很生动地表现出人性的复杂和难以捉摸。
周大新老师最后讲到,人性是一个很深的洞穴,我们必须不断往里走,才能更发现更多新鲜的内容。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不断对人性有新的发现和表现,他在新书《曲终人在》中有很多探索,并且也将在以后的创作中继续探索和思考。
在互动环节中,参与者们就小说作品的创作历程等问题与周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且也分享了很多自己关于人性探索的思考。论坛的主持人汪剑钊教授对周大新老师表达了感谢,认为周老师生动的讲座体现了他作为小说家特有的洞察力,用具象的例子来讲解抽象的爱与恨,让我们对原本抽象的人性有了具体可感的体会。讲座圆满结束,气氛轻松愉快,而参与者也都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