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媒中的写作
——作家论坛第三期
2008年12月6日下午,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与言心文学社共同主办的作家论坛第三期在逸夫楼如期举行。受邀嘉宾李洱先生以“现代传媒中的写作”为题,为大家做了一场既机智诙谐,又极富知识性和启发性的讲座。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初冬北京的寒冷和阴霾在这种氛围中一扫而光。
李洱先生是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莽原》杂志副主编,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小说家,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曾以他的作品《石榴树上结樱桃》的德译本作为国礼之一赠送给温家宝总理。在讲座中,他以其独特的小说家视角敏锐地洞察了现代传媒对写作的全方位的影响,以经典传媒著作《媒介社会学》中的精妙比喻——“现代媒介信息作用于人,仿佛皮下注射。”——引入讨论。在李洱先生看来,大众传媒对一个人具有“塑形”的作用,可以改造人的生活包括审美标准等方方面面。李洱先生通过三部小说——沈从文的《长河》,《边城》以及鲁迅的《阿Q正传》展开了对这一话题的详细探讨,虽然沈从文的作品是桃花源式写作范例,但他的小说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诸如报纸连载形式,“新生活运动”等方面的影响,事实上,沈从文在《长河》中的湘西已经不是《边城》中的湘西了,在小说《长河》中,作者对这种现实生活进行了正面描写,在《边城》中,则是建造了一个“希腊小庙”,一个想象中的桃花源。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由于一直是在报纸上连载等原因,其写作篇幅,写作进度都要受到编辑出版的影响,编辑会进入作家的写作过程,传媒介入文学写作的领域。
如果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传媒对文学的影响还以报纸为主的话,到了当代文学,传媒则发展成为一种工业,这种工业带有一定的谎言性质,作家们要同传媒保持一种谨慎的关系,在传媒面前要时刻具有清醒的判断力。同时,李洱先生还道出了自己的写作准则,即是写出内心的真实,赢得了全场的掌声。
在互动环节中,北外的同学提出了很多有深度的问题,一些问题如虚构的小说作品如何把握生活的真实,网络文学的现状以及发展等,或是直接涉及到了文学写作的根本问题,或是涉及到了发生在身边的新文学现象,李洱先生分别给出了精妙幽默的解答。会后,文学社的成员同李洱先生一起合影留念。
总的来讲,这是一次很成功的论坛,同学们在小说家的引导下进入被媒体重重包围的写作背后,以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视角观察了小说写作所要努力表达的内心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