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空间•政治•文学”学术研讨会

时间:2006-07-18

千年之交政治、文化、媒体、感知的变迁使得以时间为主导的想象模式向空间观察转换,对“空间”问题的关注,成为西方文化、文学批评界的最新动向。为深入研究这一现象、探索空间与政治对文学批评的意义,《外国文学》编辑部与安徽大学外语学院于2006年10月27—31日在安徽大学联合举办了“空间•政治•文学”学术研讨会,会议并得到了安徽文艺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来自全国五十多所院校、科研机构的九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围绕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大会开幕式由《外国文学》副主编姜红主持,安徽大学副校长韦穗教授、外语学院院长陈正发教授分别致辞祝贺会议召开,北京外国语大学张中载教授就会议主题做了阐释性的讲话。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赵一凡研究员主持下,来自国内外的五位专家做了主题发言。

北京外国语大学汪民安教授在题为《街道与大都市经验》的主题发言中指出,19世纪中期的巴黎和伦敦是现代大都市的最早形式,而街道是现代大都市中最有活力的场所。大都市和街道在波德莱尔和本雅明的笔下,呈现出一种现代性的碎片感。汪民安讨论了当今大都市街道的状况,认为在诸如北京这样的城市中,供人群行走的街道日益被供汽车行驶的马路所代替;街道在逐渐消失,都市日益成为以汽车为主的机器城市。与此同时,长期以街道作为家宅的人群——乞丐、小偷、妓女、文人和各种心事重重的人——以及他们的习性,在今天的大都市中也发生了变化。

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蒋洪新教授的发言阐述了庞德的《七湖诗章》与潇湘八景之间的渊源关系、诗作折射出的价值观和美学思想。他认为,庞德的创作灵感源于日本画册《潇湘八景》中所题汉诗,经翻译、改写、再创作而成。其原型应为诗僧玉涧的八景诗,翻译过程中曾得曾国藩孙女曾宝荪相助。作为意象大师,庞德在作品中关注的并非自然之美,而是山水空间中寄寓的氛围和情感。他对汉诗原作的增减取舍,总是围绕空间背后的情感要素展开,以求获得意象和情感的完美复合。联系《诗章》的其他部分对西方丑恶现实的揭露,蒋洪新认为,潇湘八景的空间价值在于其中蕴涵的和谐氛围。在庞德看来,这是拯救西方世界乱象的一剂良方。

清华大学陈永国教授通过解析现实空间(生命、自然)和虚拟空间(语言、文学、观念)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德勒兹眼中的文学标准。按照德勒兹的观点,文学不是对已然生活、现行生活的简单反映,其本身就是生活,是作家在欲望受阻的生存困境下苦苦寻得的逃生路径和医治文明创伤的药方。要实现这一目标,作者必须进入谵妄状态,通过对一种健康状态的虚构和创造,才能释放生命的可能。这需要作家从现实空间中抽取“表达、机器的组装”,将它们拆解、重塑,在虚拟空间中为新的文明铺垫道路。同样的过程也存在于虚拟空间之中。为达医治的目的,作家必须破坏、重塑自己的母语,创造一个“中间的空间”(in-between space)或“关系间的空间”(interrelational space),才能打破旧的思维习惯,构造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刘军(童明)教授则详述了飞散(Diaspora)概念的语意演变。他认为文化批评意义上的“飞散”是一个描述文化 (文学) 生产的概念,建筑在文化通过旅行、翻译和混合等方式发展这一认知基础之上。飞散首先是空间性的,至少涉及两个具有特定历史、政治内涵的空间。飞散又是批评、创造性的,是充满了历史和政治思考的艺术,因为空间冲突会促使飞散者思考、审衡、翻译、协调彼此之间的矛盾。飞散也是超越性的,飞散者离开家园,在文化冲突融合的过程中,会使原有文化获得跨民族的特征,造就一个“衔接空间”(liminal space),以对话思维取代二元对立逻辑。最后,飞散还是时间性的, 诸如渴望、错位、身份丧失等飞散性情感的形式,都有其历史根源。这些特性,使得飞散概念具备了多元、混合、延异、立体等“后”时代的哲学和政治特征。因此,对飞散者和飞散意识的研究应成为后殖民和族裔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安徽大学陈兵教授的主题发言围绕政治与文学展开,用原型批评的视角分析了英国历险小说中“土著”形象的源流及内涵。他认为,这些作品中的土著人无一例外以愚昧、好战、残忍等丑恶面目出现,已构成一种“套话”,即集体无意识。其源头可追溯至《圣经》中异教徒的形象。在这部基督教经典中存在一个丑化异教徒的意象链:异教徒=崇拜偶像、财宝众多且邪恶淫荡的外邦人=蛇/龙=魔鬼/撒旦。该意象链经由两条路径传入英国历险小说:一是骑士传奇,如斯宾塞的《仙后》,分别通过笛福和司各特等的作品渗入;另一条是哥伦布,他对异教徒的态度和在《航海日记》中的众多歪曲性描绘,也对英国历险小说的情节、人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套话”是白人根据自身需要刻画出的一个邪恶的“他者”形象,是一种宣传帝国文化的社会行动。

接下来几天的分组讨论,分别由国内外国文学界的资深教授、学者主持,包括张中载、蓝仁哲、仲跻昆、虞建华、王炳钧、程锡麟、高继海、王建平、罗益民、张在新、胡铁生、蒋道超、林精华、张和龙、孙胜忠等。

作为研讨会主题,空间理论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代表们充分肯定空间理论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新视角对文学批评的助推作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空间理论的框架已初步形成,产生了一批奠基之作,如昂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Production of Space, 1974)、福柯的部分论著、大卫•哈维的《希望的空间》(Spaces of Hope, 2000)以及爱德华•索哈(Edward W. Soja)的《第三空间》(Thirdspace, 1996)等。空间问题所以引起后现代研究的关注,在于它是一个“场”,与文学相关的方方面面——地域、文化、权力、政治、主体、身体、性别、身份、记忆、公共性、环境、心理、感知等,所有这些因素在这个“场”中齐聚,并形成纷繁的互动关系。因此,对于空间问题的研究,为我们解剖这些因素和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着力点与操作平台。

参会论文中采用空间视角的不在少数,可谓成果卓著。上海外国语大学虞建华教授探讨了后现代作家在重写童话的过程中对空间的重构。他认为,传统童话中的空间皆起于二元对立,以构筑起一个单质的乌托邦为结局,而巴塞尔姆等后现代作家在重写时解构了这一单向度的空间,代之以异质、多元、缺乏主体性的后现代都市空间。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在新教授对比了中国国家大剧院、洛杉矶波那凡切酒店和北京故宫三组建筑的空间隐喻,指出虽然恍隔六百年的时空,三者均包含了詹明信视为后现代特征的模仿、复制、扁平化、方向感错乱等空间理念。大剧院模仿了波那凡切酒店,进而复制了故宫的格局,说明中国古代文明与西方后现代文化的互通性,同时也质疑了后者的独创性。王炳钧教授借德国浪漫派作家霍夫曼的小说《表哥的角窗》,探讨了空间与感知的关系问题。他认为,19世纪初现代城市的形成,造成了空间感知上的距离感、陌生化,使得人们不得不全景式远距离观察世界。同时,由于感知不再可靠,常常需要借助想象、阐释、感官延长(望远镜)等身体不在场的观察模式来弥补空位。文学便是这种交往模式的典型,它与身体在场的面对面的交往模式相交织,并获得了越来越强的独立性。姜红则以当代英国女作家莱辛的《去19号房》为个案,说明空间政治视角对于文学阅读的意义。在这个短篇作品里,空间是政治的空间,社会与个人、理性与身体之间的政治对立充斥于每一空间;同时,政治又是空间的政治——空间不仅容纳政治,还能借助其生产功能对政治施加积极的影响,因此女主人公苏珊的个性和身体的逃亡被描述为一次次空间上的逃亡。此外,聊城大学杨春忠教授探讨了“再政治化”思潮中文学的空间维度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申昌英、厦门大学周湘鲁等则借助空间理论,对当代美国黑人女性小说、早期苏维埃戏剧等进行了精到的分析。

后现代与后殖民亦为代表们关注的重点。北京外国语大学李德恩教授认为,时下抹杀后现代文学的动向缺乏科学性。后现代文学作为独立的流派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后现代文学不同于现代主义,不仅在于它强调不确定性和碎片,还在于它解构了现代主义所钟情的主体性;它不同于现实主义,则在于它解构了文本现实的真实性。作为流派,后现代文学已经趋于衰落,但其倡导的话语精神依然会在未来的文学实践中长期存在。陈正发总结了澳洲当代土著文学的发展路径及政治立场的演化。他认为,随着土著文学走向成熟,土著作家不再满足于仅仅揭露白人对土著人的掠夺和怀想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他们已开始寻求消解主流文化的建构,动摇其权威性和优越性。上海外国语大学张和龙博士则分析了马丁•艾米斯代表作《钱:自杀者的绝命书》的后现代性,认为小说建构了一个以消费文化为核心、失却了终极关怀与超越性价值、无深度感的后现代空间。此外,东北大学王建平教授、吉林大学胡铁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胡泓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庄陶教授、上海大学俞建村副教授等也就后现代及后殖民问题,发表了深刻的见解。

文论的价值与未来也是代表们热烈探讨的议题。四川大学程锡麟教授结合著名学者文森特•里奇等人的观点,提出理论并未结束,文论的生命力在于它已渗入文学批评的方方面面,而克服文论危机的途径在于回归人文主义。在大会交流中,赵一凡应邀就此问题发表了意见,认为批评实践从来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未来文论的发展方向在于打破传统学科领域的条块分割,走向贯通与融合。

此外,学者们还就其他重要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如西南科技大学刘捷教授的叙事模式分析,西南大学罗益民、安徽大学华泉坤教授的莎翁诗学研究,以及河南大学高继海教授就英国小说、南开大学许德金教授就网络文学、安徽大学洪增流教授就美国文学中的宗教问题等进行的探讨。

大会闭幕式由陈正发主持,赵一凡做了总结性发言,《外国文学》副主编马海良教授致闭幕辞,祝贺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会议在办好全国性学术会议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是提早筹划,与会代表前期研究时间充分;二是围绕学术前沿的具体问题设计选题,使研讨集中深入,富有成果;三是注重交流对话,大幅度增加代表的小组发言和讨论时间。在主办双方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下,研讨会加深了国内学界对空间等学术前沿领域的认识,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并为办好今后的研讨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