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第31期经典研读会

时间:2019-12-04

研读作品:乔纳森·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

导读人:杨臻(英美文论与文化研究方向18级硕士生)

主持人:汤笑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方向19级博士生)

时间:2019年11月29日上午10:30至12:30

地点:北外西院国际大厦1143会议室

纪要人:马诗迪(英美文论与文化研究方向19级硕士生)


外国文学研究所第31期经典研读会于11月29日上午在国际大厦1143室顺利举行。会上,同学们集中讨论了美国著名学者乔纳森·卡勒的《结构主义诗学》。


(研读会现场)

首先,导读人杨臻同学简要介绍了卡勒的学术背景以及《结构主义诗学》的写作背景及其整体结构,并概括了结构主义主要理论,分析了《结构主义诗学》与结构主义之间的关系,最后对作者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结构主义诗学》的写作目的及其任务。卡勒的“结构主义诗学”并不以发现或派定具体文本的意义为旨归,而是要确定文学意义产生的条件。卡勒的诗学诉求强调了读者的阅读活动对架构诗学起到的至为关键的作用,并旨在建立一套有关读者文学能力的理论。

导读结束后,同学们首先就文本中提及的“报道”是否超过了诗学范畴进行了讨论。部分同学认为诗本身具有一定“诗性”。而卡勒更为强调“阐释”的重要性。卡勒认为一切文本均具有文学性,而正是“阐释”的力量可以赋予任意文本以“诗性”。但这种“诗性”并不是“阐释”强加于文本之上的,而是“阐释”从文本本身的文学性中所提取出来的。

接着,大家就文本中多次提及的“程式”(convention)进行了讨论。卡勒提出,程式是作者写作的惯例,文学能力是读者内化的程式。同学们从卡勒与接受美学的关系和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关系两方面进行了探讨。作为一名具有多重身份的理论家,卡勒既受到了形式主义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接受理论的影响。因此在《结构主义诗学》中,同学们认为卡勒是站在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交界点上来谈结构主义,同时还强调了读者的重要地位。所以,卡勒提出的“程式”不仅仅是一种结构,它应该既具有结构性的因素,又具有个人性的因素;既是先验的,又是经验的;既具有自然的因素,又具有文化的因素。这种“程式”是可以被习得的,读者正是通过教育习得程式,才能进一步展开阐释。

然后,同学们就“阐释有无边界”这一问题对文本中提出的“逼真性”(vraisemblance)、“逼真化”(vraisemblablisation)等概念进行了讨论。其中,卡勒从五个层次阐释了“逼真性”:第一,社会造就的文本;第二,一般的文化文本,即文化逼真性;第三,一种体裁的文本或程式,即文学和艺术方面的逼真性;第四,约定俗成的自然;第五,互文与戏仿。在分析了五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之后,同学们着重围绕第四点“约定俗成的自然”部分进行了深入讨论。

通过导读和集中讨论,同学们对卡勒及其《结构主义诗学》形成了更加整体的认识:在《结构主义诗学》中,卡勒既强调结构主义,同时又强调个体尤其是读者的阐释和创造性。在其构建结构主义诗学的努力中,“逼真性”“程式”“归化”等概念都至关重要:所谓的“逼真性”概念一定程度上与“再现”的逻辑密切相关,而“程式”和“归化”的探寻背后可能也隐藏着自由意志与结构之间的张力和关联。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