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期北外文学所文学与文化论坛纪要

时间:2012-11-19

时间:201211515:00-18:00

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东院1号楼642会议室

主讲: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教授克里斯托弗·乌尔夫(Christoph Wulf

题目:关于人的科学——人类学在二十一世纪

记录人:黄璞

         此次论坛的主讲人是德国历史人类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来自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教授克里斯托弗·乌尔夫(Christoph Wulf)。论坛由文学所所长王炳钧教授主持,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所、德语系的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乌尔夫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关于人的科学——人类学在二十一世纪》。乌尔夫教授以其在中国翻译出版的新书《社会的形成》为中心,简要介绍了其近十年在模仿、述行、仪式、想象与情感等历史人类学与教育人类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并指出这些论题于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本书的中心命题是:社会是在模仿过程、表现过程( Performativität,另译为“述行性”)和仪式过程的共同作用中形成的。全书共分三部分,分述了模仿、表现性及仪式在社会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是关于模仿。其基本观点是,人是在模仿过程中学习文化。然而这一模仿过程不是机械的仿造或复制,而是主体创造性的自我塑造。简单来说,即使人们以相 似物为参照并模仿,所产生的社会行为也不可能完全相似,而甚至是大相径庭,正如同一文化共同体中每人的传记也不可能一致。因此,模仿是仿效的创造性形式。 乌尔夫教授还指出,模仿不仅在人类学、教育学研究领域体现其重要作用,其在文学领域的作用也值得关注。这一作用包含两个维度。一方面对于作者而言,文学创 作是对于其基本经验的模仿性塑造过程。另一方面,读者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构建起一种与作品所表现的基本经验的模仿关系。即读者通过想象、通过创造性模仿使 作品表达之物于脑海中鲜活起来。

         第二部分是关于表现性。表现性是身体社会实践的扮演( Inszenierung, 另译为“上演”“演示”)与进行。从上世纪下半叶至今文化学研究领域共经历了三次转变:80年代的语言学转变、80/90年代的图像转变、当下的表现性转变。乌尔夫教授以三个例子阐述了表现性的三个维度。首先关于语言,语言可以是一种行动。比如婚礼时的一句“我愿意”可以改变其后的整个人生进程。其次关于文化活动。正如中国社会 今日的婚礼形式与17世纪时大不相同一样,社会活动有其文化性,随时代、文化、地域而变。最后是关于表现性的审美维度。不能仅以功能主义的视角看待身体行动的表现性。比如一个手势、一幅画,尽管人们在语言上无法理解,但它们带来的是一种审美体验。此外,乌尔夫教授强调,表现性知识是通过模仿获得的。比如, 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无法经由语言的描述,而是通过眼睛观看、模仿图像与想象。模仿体验使外在世界内化为内心世界。

        第三部分是关于仪式。其基本观点是,仪式对社会构建有重要作用。社会、集体、集体精神与家庭在其中形成。比如共餐、春节合家团聚等作为家庭、社会仪式,经由 其重复性,家庭、社会成员确定其家庭、文化归属感。另外,仪式的重要性一方面在于社会行动的表现性体现在其中,另一方面,仪式的重复性特点对于模仿性学习 有重要作用。经由仪式习得的是实践性、内含的知识,并不是所有知识均可以理论化,比如需要身体在场和参与的实践性知识。这些都是被教育体系低估了的领域。 仪式也是动态的,它必须不断调整自身去适应变化的情形,以此保持其社会效力。乌尔夫教授还特别指出,仪式研究对于文学作品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许多作品中有 关于仪式的大量描述,同时,仪式的变迁对于情节发展有重要作用,比如家庭的产生与破裂,或比如中世纪文学中的笑文化可以从其作为身体的表现性扮演或作为仪 式的结构的角度进行解读。

        最后,乌尔夫教授还提及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情感的教育。比如,关于家庭幸福的研究。此外,文学阅读对于情感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文学阅读使人们视野、经验超越了日常生活,延伸向一个更广阔、丰富的经验世界。

        随后参加论坛的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论坛圆满结束。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