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期北外文学所文学与文化论坛纪要

时间:2013-10-28

题目:浪漫派中“丑”的复归

主讲人:罗尔夫彼得·严茨(Rolf-Peter Janz)教授

时间:2013年10月16日16:00-18:00

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东院1号楼544会议室

记录人:史良

此次论坛由北外文学所与德语系合作举办,主讲人是来自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著名教授罗尔夫-彼得·严茨(Rolf-Peter Janz)。论坛由文学所所长王炳钧教授主持,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所、德语系及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的师生均参与了本次论坛。

严茨教授此次报告的题目为:《浪漫派中“丑”的复归》。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学理论、美学、文化学的严茨教授在此次报告中,重点探究了人类哲学、美学史上对于“丑”这一概念理解的发展以及浪漫派对于“丑”的再次发掘,并借助几位风格各异的作家的具体文本,分析了德语文学对“丑”的演示及其作用。

严茨教授首先分析了哲学上对于“丑”这一概念的理解。他从古希腊时期出发,彼时,以美杜莎、基克洛普斯、米诺陶斯等为代表的“丑”是作为“美”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并分析了与传统理解中“丑”相关联的诸如“脏”、“老”、“疯”、“病”等因素,以及如“地狱”等地点。随后,严茨教授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美”与“丑”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丑”的地位也由此发生了变化,借此,严茨教授又引出了人类对于“丑”的需求以及“丑”可以给人带来的愉悦感的命题。

随后,严茨教授分别借莱辛等人的四部作品展示了德语文学对于“丑”的理解与应用:1. 莱辛在其关于文学、绘画艺术创作的著作《拉奥孔》中曾指出,与只应展现“美”的绘画艺术不同,文学创作可以也应当允许一些“丑”的事物成为自己的对象。在此,严茨教授指出,根据莱辛的理解,这种对于“丑”的展现既可以达到令人发笑也可以达到令人害怕两种“有利的”效果。

2. 施莱格尔在其《论希腊诗歌的研究中》指出:对于“美”的理解是随着时间而改变的,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美”与唯一的“丑”;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艺术本身作用的转变,古希腊所崇尚的以“美”与“丑”为核心的艺术标准已经渐渐被“现代”的“有趣”与“无聊”所代替。而只要可以自圆其说,现代诗歌亦可将“丑”纳入到“有趣”的范畴之中。同时,施莱格尔还预言了一种对于“美”的新理解的出现。

3. 蒂克在其艺术童话《鲁嫩山》中则讲述了“想象”、“疯癫”与“美”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将“美”与“丑”放置于同一角色之上,展现了“美”与“丑”的区分已经变得不再可能。

4.克莱斯特在《彭忒西勒亚》中,通过将“丑”与动物相联系,展现了人在对性的欲望中体现的类似于动物的“丑”,并由此将“爱”与“暴力”联系在一起。

在此基础上,参加论坛的师生们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主持人王炳钧教授率先将目光投向了在浪漫派之前出现的德国古典时期并对后世所强调的古典时期纯粹的“和谐”与“美”提出了质疑:鉴于对“美”与“丑”理解的整体变化,在德国古典时期被定义的这些概念是不是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此之后,德语系的丁君君老师提出了对“丑”与“恶”之间辩证关系的思考,将讨论引向了另外一个广度。吕梦觅同学提出,在浪漫派之后,特别是在后现代时期,应该如何看待“丑”这个概念的发展,这一问题也同样值得深思。于此,本次论坛圆满结束。

于此,本次论坛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