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期北外文学所文学与文化论坛纪要

时间:2009-12-14

2009年10月14日上午10点至12点,由北外文学所和德语系共同举办的第36期文学与文化论坛在北外阿语系208会议室举行。来自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著名历史人类学研究者、教育研究专家Wulf教授为北外学子带来了题为《面向未来的教育:和平、文化多样性、可持续性》的精彩报告。外国文学所王炳钧教授主持了此次论坛,来自德语系、文学所等不同单位的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Wulf教授的报告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他从“未来”这个涉及每个人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人类要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所必需的三个最基本条件:和平、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显而易见,和平是人类能够生存下去的最基本条件。没有和平,人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都无法进行。和平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的一个最古老的梦想。Wulf教授分析指出,和平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没有战争。这一点在上个世纪的下半叶有了一定的改善,虽然局部战争还没有完全消失。目前对全球和平的最大威胁来自大量的核武器;第二是指对和平条件的研究,积极地维护和平环境,而不只是消极地应对战争。这就要求维护社会公正,以从源头上杜绝战争发生。

保持文化多样性是文化这种人类特殊精神产品特性的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存在着两种趋势,一种是同一的、趋同的趋势。符合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有人们生产和交换的商品和标准。这种统一的趋势有利于这些物品的丰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与此相反的则是文化,它需要保持它的多样性,它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进行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在面对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冲突时主要有三种表现,第一种就是希望将别的文化改造成与自己一样的文化,第二种是接受别人文化原先的样子,第三种则是在不同文化互相接触时会产生杂糅和吸收。Wulf认为,陌生和差异性并不只在外来文化身上存在,而是植根于每个人心理深处。正是在与外来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为自己所不认识的一面。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过程主要是一个创造性模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学习的虽然是外来文化,但表现的还是自己,因此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制和照搬的过程。

人们对可持续性的重视最先是由环境问题所引发的。当前的经济模式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前提,这一方面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这些资源正在不断枯竭。因此这种经济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给后代营造一个适于生存的环境,这是一个全球伦理问题。对此,人们要有一个更为清醒的意识。

报告之后,与会的师生围绕这三个主题与Wulf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涉及的问题有:古典的宏大叙事解体后,现代还存不存在新的叙事,它们的基本诉求是什么?美国的文化产品的垄断和扩张;在面对可持续性时,人们是否应该思考放弃个人的过多贪欲;德国的土耳其移民问题等。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