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期文论与文化研究沙龙纪要

时间:2013-05-09

主讲人:王炳钧

时间:201353

地点:东院1号楼544

纪要人:胡希琴

2013年5月3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所党支部组织第22期文论与文化研究沙龙,由王炳钧教授为大家主讲了本雅明的《作为生产者的作者》。为了此次活动他专门重新翻译了这篇文章以便大家讨论。王博之所以选择这篇文章来进行分析讨论,是因为他认为本雅明用自己的这种研究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辩证法,它不是一种口号、一种空洞的理论,或者是一个筐子,被用来套在文学作品或文学研究上。

首先,王博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文章的主要观点:马克思主义或者说唯物主义所讲的是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的问题。文章从技术这个概念出发,通篇谈论的实际上是生产机器,也就是生产资料的问题。主张要利用现存的手段和机器来改变这种生产关系。里面讲到了几个例子,一个是苏联作家到公社去劳动写作的问题,通过这种尝试和努力借助报纸使得文学的种类相溶,界限消融;还有读者参与报纸的书写的问题。然而在报纸所有制的问题上,西欧对报纸的支配和占有权在资产阶级手中而非无产阶级手中。本雅明拿俄罗斯报业为例,看这些生产资料是如何运作的。另一个例子是布莱希特的叙述剧,他的重大贡献是通过“叙述中断”来制止观众的移情。就是打断观众,让他不能对舞台情节、戏中人物产生认同和移情,停下来反思以这种方式让观众意识到自身所处的真正状态。手段是以插入唱段或是旁白的方式来中断移情。这也是技术的问题。就是说本雅明在这种生产资料或生产机器的问题上看到了改变生产关系的一种可能。

与此同时,王博还讲到辩证的问题,他以达达派和新写实派作为例子。同样的媒介,如新写实派的照片和电影,没有用来改变生产关系,反而变成了一种消遣娱乐的工具。报纸是同样的问题。一方面资产阶级报业开辟不同栏目,使得读者参与进来。但是另一方面报纸还是没有改变什么,没有改变生产关系,这与俄罗斯的作家是一个相反的例子。关于如何运用资料的问题达达派和布莱希特是相反的例子。

接着,王博介绍了与本文的写作背景相关的问题。本雅明写作本文的时间是1934年,与他写《技术时代的艺术复制作品》基本上是同一个时期。在这本书中他最后谈到的口号是,法西斯在把政治审美化,我们反过来把艺术政治化。这就是他的核心观念。他的优点在于,他谈唯物主义真的是进入了物的层面来谈,而不是停留在框架和教条的层面。比如开头谈到作家在社会中的地位的问题和作品倾向的问题。我们知道,之前梅林开始尝试把马克思主义用在文学批评上,他尝试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梅林谈论到作家应该要有所谓的理想的问题,卢卡奇在1932年初的《倾向还是党性》的文章中批判了梅林的这种做法,他是第一个系统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在文学批评上的人,他要求作家的立场和客观实际相结合。认为无产阶级不需要创造新的理想,只需要把现有的因素或者说元素利用起来,也就是作品要做的就是把真实情况反映出来,这就代表了作家或作品的立场。他举了个典型的例子——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倾向于保皇的,但是他的作品恰恰是反对这一点的,他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倾向是反对封建制的。也就是说,他的作品不需要什么立场的表白,客观描绘现实就表明了自己立场。这就是这篇文章的背景。本雅明可能是读了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才转向马克思主义的,还有二十年代他认识了一个俄罗斯作家,这对他的研究,尤其是技术、媒介和艺术的研究转向有很大影响。本雅明的主张与卢卡奇的主张有一定差异。他认为,对作家不应该有所谓纲领性的东西,而应该看他所面对的状况。也就是结尾所问的几个问题,(此处指“知识分子能够成功地促进精神生产工具的社会化吗?他看到了在生产过程中将精神劳动者组织起来的途径了吗?他有对小说、戏剧、诗歌的功能转换带来建议吗?”纪要人注)。也就是作家用现有的材料做了些什么的问题。

最后,王博谈到了为什么本雅明一直处在研究的热点上。可能有几个层面。一个是在五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他们结束流亡,回到德国,尽管在边缘,对德国当时的社会起到一个批判警示的作用,一直到是六八年代,本雅明都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唯物主义观点被大家所重视;现在本雅明又火起来,主要是他对媒介的研究,比如刚刚提到的《艺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王博讲解结束后,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讨论了对这篇文章的疑难问题。首先是文章开头结尾出现的法西斯主义。王博认为,在二三十年代德国两个派别,一个是新写实派,另一个是所谓的行动主义,即Aktivismus,这是表现主义流派中的。表现主义在又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法西斯主义,一部分是社会主义或者共产主义。比如后来在东德当文化部长的Becher是表现主义时期诗人,同时期的Benn后来则主张支持法西斯;行动主义主张精神统治,是和平主义者,不主张暴力。两个精神,一个说法西斯把精神作为一种东西来宣扬,这是必须消除的。另一种与之相对,是要用精神与法西斯对证。马克思主义主张把文学艺术政治化,而法西斯主张对政治的审美化,把精神作为支撑法西斯的口号。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人认为这里强调知识分子不能只用自己的精神进行斗争,而应该与无产阶级相联合,通过自己手中的机器,即自己的写作来与无产阶级相联合。有人认为这里指的是,打败资本主义的不是精神,而是要自动融入无产阶级,进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专家与大众的结合讲的也是这个。有人认为这里的两个精神,一种指的是体现为法西斯主义的精神,第二种是认为通过自己的神奇力量能够与法西斯相抗衡的精神。这两种精神分别对应他觉得两个例子,一个对应的是行动主义,一个对应的是新写实派。然后大家还讨论了部分字句的理解和翻译的问题,讨论了布莱希特戏剧的例子、达达主义的例子,讨论了作为生产者的作者的身份问题,探讨了对技术、质量和倾向等概念的理解问题,讨论了文本对辩证法的运用问题,最后大家讲了些自己对本雅明的这种观点的反思和批判。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