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与文化研究沙龙第六期会议纪要
主持人:王炳均姜红
时间:2010年4月20日14:00—17:30
地点:阿语楼501室(文学所办公室)
纪要人:陈晓光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的文化理论与文化研究沙龙第六期主持人是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王炳均老师和姜红老师。本期文化理论与文化研究沙龙的主题是:“文学是否有认知功能?”
王炳均老师从文学充当哲学与神学的传声筒,并以传达神谕、表述哲理为首要功能的启蒙时代开始,将文学的形式与功能的流变过程娓娓道来,系统阐述了文学如何在其发展和嬗变过程中具有了教育、消遣、审美和认知的多重功能。就认知功能而言,认知即是去伪存真。辨别真理与谎言,首先涉及文学叙事内容的真实性问题。文学叙事中情节的虚构性,并不妨碍阐述真理的功能,此处所涉及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之间的关系。虚构的故事仍可以揭示真理。文学的多重功能可以达到有机统一,文学揭示真理,可以达到教化人心的目的,而教化与娱乐的统一,即是“寓教于乐”。在文学的诸多功能中,认知功能应当是第一位的,求真是对文学的首要期待。这种期待又内在地包含着对文学作品应具有批判意识的要求。而文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开发作品的意义,看到前人看不到的问题。
姜红老师谈到文学的认知功能时说,人类的认识借助语言,文学的功能类似语言的功能,是以隐喻的方式揭示真实。文学即是生活的隐喻。文学揭示真实的方式不是论证式的,而是感性的,以某种规约为基础,加上叙事技巧,讲述人类生活的故事。文学研究则是以文学文本加(求真)论证的方式,实现对文学的认识。其间,许亮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自然主义文学是否也是一种隐喻?我们认为,文学不同于新闻报道或者历史书写,它是以一种曲折的、诗化的方式反映生活,它并不排斥虚构,而是通过虚构,透过纷繁复杂是生活细节和表象,取得某种典型性,从而更接近本质和总体的真实。所以,自然主义文学也可以是生活的隐喻。关于文学能否揭示真实,姜红老师还谈及确定性与虚无主义,认为文学的目的在于寻找变动中的真实,意义并非完全是建构的产物,人类共同经验创造出交往的可能,并在交往中形成和强化普遍性。
汪民安老师谈到,优秀作品经得起多样阐释,并在阐释中不断生成新的意义。汪老师援引罗兰·巴特的理论,认为文学的意义部分地来自语言的意义,语言并非单纯的媒介,语言本身具有自主性、厚度和质感。
与会师生还讨论了某些文学艺术作品,例如萨德的作品对恶和变态行为的描写。社会道德将它所认为的恶列为禁忌,恶与变态行为即是打破禁忌,可获得扩宽自由的某种快感。参加会议的师生还讨论的道德的相对性,讨论了“善的概念即弱者的道德”的观点,以及社会道德的钟摆现象。
讨论期间,同学们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最后,汪民安老师以这样一句话结束了本期沙龙和对社会道德问题的讨论:每个人的内心都对邪恶有某种隐约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