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文论与文化研究沙龙纪要

时间:2010-10-15

文化理论与文化研究沙龙第八期会议纪要

主讲人:赵国新

时间:2010年10月15日15:30—17:30

地点:1号楼544会议室

纪要人:朱欣慰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的文化理论与文化研究沙龙第六期主讲人是外国文学研究所的赵国新老师。本期文化理论与文化研究沙龙的主题是:异同之辨:“客观对应物”与“无我之境”比较研究。

赵老师首先讲到T.S. 艾略特提出的三个重要观念:“文学传统有机论”、“非个性理论”和“客观对应物”。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印证,“文学传统有机论”从宏观的文学史角度出发,为“非个性化理论”预设了一个前提,而“非个性化理论”又对前者进行了引申、发挥和补充,使其保持历时感的同时又被赋予共时感,“客观对应物”则是“非个性理论”的具体化。艾略特是通过“客观对应物”说,为处在顺应传统、去除个性的情境之中的诗人找到一种间接表达个人情感的方式。这一观念主要是指,通过隐喻、象征、换喻等修辞法呈现的意象,包括典故以及引起丰富联想的外来语。而意象是指,感性的物象在意识中的再现与重现。赵老师还提到赵毅衡在《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一书中对image的分类。“客观对应物”并非全然客观,它是一个主体化的客体,是诗人情感表达的中介。

接下来赵老师谈到王国维的境界说。“境界”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经佛道禅宗吸收,后影响至诗话词话,成为品评诗词的术语。韩林德、叶嘉莹、钱仲联、温儒敏、李泽厚均曾对王国维的“境界”做出不同的阐释。其中李泽厚的解说比较全面细致,也最接近王氏原意:境界是客观物象和主观感情化而为一,主观情感客观形象化,客观物象情感化。王国维所说的与“有我之境”相对的“无我之境”即是在抛弃主观色彩的情况下去静观审美客体。在此,诗人的情感被隐蔽起来,难觅痕迹。

研究以上出于不同文学传统的观念,可以发现惊人的相似,二者均力求抹去诗人主观情感的流露,倾向于托物言志,追求超然的客观境地。然而这在创作实践中,又只是一厢情愿之举。赵老师提到黑格尔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有关观点。但是,读者仍可尽力领略作者可能晦暗含混的思想主旨。李泽厚指出“无我”的实质是并不是作者对真实情感的根本抹杀,而是将其无意识地收敛起来。隐喻则是实现这一表达的方式之一。“客观对应物”说与“无我之境”另一同处是推崇文学的非功利性。但是艾略特和王国维在评判作品高下的标准上却有分歧。艾略特注重客观说,王氏却并没有将“无我”,而是将“境界”作为绝对标准。差异源自传统。“客观对应物”说是模仿论的变体,而“无我之境”说更多地体现了表现论。艾略特与王国维传承了各自所处文化中的文学传统。而在运用典故方面,两人却有迥异的观点。赵老师列举了《荒原》中几处为例说明。

结尾时,赵老师引用了钱钟书先生的话:“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为裂。”他也由此提到了比较文学两种研究方式: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此次沙龙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