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期作家论坛纪要

时间:2014-01-03

 主讲人:诗人、翻译家树才

题  目:翻译,作为跨语言的写作

 地  点:北外1号楼544室

 日  期:2013年12月7日15:30-17:50

 纪要人:赵嘉竑

 本期作家论坛邀请我国著名诗人、翻译家树才先生作为主讲人。树才先生主要介绍了由他本人提出的翻译“再生”理论,并与参与者交流了自己诗歌翻译的心得。

首先,树才先生介绍了翻译“再生”理论的学理依据,即所有的翻译都是建立在语言差异的基础之上,正是这种语言的差异才使翻译成为一种需要。树才先生认为,从广义来看,人类何时学会表达,也就在何时开始了翻译。即便在同一语言之中,由于历史变迁造成语言的变化,也会产生翻译的必要。回忆起八十年代在中国风行一时的世界语,树才先生认为它是一个过于美好的幻想、一种过于理想的描述,它设想的是用一种语言消除其他语言之间的差异。其实,早在《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就已经隐喻了语言统一的不可能性。而恰恰正是“多”和“差异”为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希望。树才先生还观察到,目前所说的“世界文学”主要是指翻译文学,因为翻译文本在世界文学中数量巨大,世界文学的主要构成来源是翻译劳动。

接着,树才先生详细解释了“再生”理论中“再生”的三重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再生产:通过翻译,对文学创作所产生的文本进行再生产。创作是生产文学文本的方式之一,而另一种方式是跨语言的、以翻译为基础的,它的规模更为宏大。第二层含义是再生成,这也是最核心的含义。从艾略特的观点来看,作家和诗人对于题材的驾驭不是最重要的写诗的能力,最重要的能力应是一个诗人将自己敞开给语言本身的潜在能力。诗人、作家的创作经历都表明,语言不只是人控制的工具,从文学意义上来说,它反而是作家无法控制的。语言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它总是使作家处于使用语言的失控状态。语言帮助作家生成文本,它有自己的生命气息,自成生命;而工具化地使用语言,导致不了任何有创造力的文本。翻译就是把已经有生命的文学文本生成为同样具有生命的、另一种语言中的文学文本。诗歌、小说不是意思的堆砌,它们展现的是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神秘性以及不可分解的整体性,翻译亦复如是。第三层意思是再生长,它所借助的理论资源是接受美学。作家、诗人完成作品并不意味着完整的文学活动的结束,它还缺少一个接受的环节;在文学领域中,接受的方式是阅读。接受美学将文学文本与阅读联系在一起,只有和阅读联系在一起时,文本才是完整的。因此,作家自己决定不了自己作品的价值,翻译亦然。翻译劳动结束之后还需要经历出版、阅读、批评等接受活动。

针对翻译的实践活动,树才先生就其中几个特别重要的概念进行了探讨。第一是“原文”的概念,它指的是需要翻译的文本。这一概念中潜藏了一个更为重要的概念,即“原意”。所有关于译文的争论都是围绕“原意”展开的。树才先生认为原意存在于原文中,译出的文本绝不是原意本身,而是原意的位移,且这种位移是必然的,原因是复杂。“原意”具有虚设性,它是可以设想存在的东西,但它发生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其发生方式也因人而异。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真正译出原意,因为原意本身不会离开译文,所以译文有与原意比较的维度,但却没有与原意重合的可能,这种可能已经被时间以及理解和阅读取消了。因此,树才先生指出,译者之间永远只应有切磋之谊,而不应比拼谁译得准确、谁译出了原意。

最后,树才先生综合其观点,认为在“再生”过程中,译者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责任;翻译除了在跨语言的特点上,与写作并无太大差异。

在互动环节中,参与者就诗歌创作、阅读积累对翻译的作用和树才先生所提到的翻译练习实验进行了提问。树才先生指出翻译可以使人接触到自己原本并不使用的句式,在翻译过程中对句式、节奏等因素的揣摩有助于自身创作的提高。阅读积累对于翻译十分重要,树才先生建议翻译学习者选择优秀的文本进行原文与译文的对照细读;在阅读国外文论的同时也要兼顾国内文论的学习。每一个译者在翻译中都想要做到忠实,因为这是一种翻译上的伦理,但是诗歌翻译的忠实是不可能的,因为诗歌中的每一个因素都是多义的,细微的变化就会转变成另一个语言形态。因此,翻译诗歌时,在保证基本忠实的基础之上,译者需要追求精粹的、打动人心的、有语言奇迹的诗行。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