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梁晓明
时间: 2010年11月27日下午15:30——17:30
地点:主楼433教室
整理者:张猛
梁晓明老师作为先锋诗人的优秀代表,对诗歌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本次讲座他主要对两个问题进行讲解:诗歌究竟是向谁说话;诗歌创作与公共生活的关系问题。这两个问题正是读者和初涉创作的诗歌爱好者十分关心的,因此他的讲座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首先,梁老师开宗明义地指出,“我写诗是因为我有这个需要,我出于表达个人情感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别人,我是在为自己写诗。”他说,每一段诗歌背后都有一段生命,这是与作为那个创作者的“我”紧密不可分的。因此,有的读者抱怨别人写的诗读不懂,这其实和创作者本人的水平没有直接的关系。诗人不应该为了求得理解而写诗,他要对自己写的诗负责,也就是对自己的那一段生命负责,确保诗歌描摹体现了当时的状态,至于诗歌呈现在读者面前会引起何种反应,作者是不应该负任何责任的。
每一位诗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气质,他的诗歌风格也绝对不会是完全相同的。梁老师认为,独立的思想,独具一格的表达方法,独有的语言陈述是评判一个诗人最主要的标准。他以1941年香港刊物《笔谈》中唐樃先生的一篇诗评文章为例说明,时代的不同会造成对于诗歌不同的理解。在英国诗人奥登描写中日战争的著名诗篇《战时》中,有这么一句诗行:“焦虑,像一个大饭店招待着他们”。唐樃先生据此批评该诗缺乏“形象”,而梁老师认为,此处的“大饭店”恰恰是现代诗歌与以往诗歌不同的形象,唐樃先生从传统的形象观解读现代诗歌,有一定的历史局限。
接下来,梁老师对于诗歌与公共生活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创作的早期,对于“诗歌要表现现实生活”、“诗人是时代的喉咙”这样的提法十分反感,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诗人创作的个体性,诗人的思想独立性。后来,随着对于诗歌理解的加深,他开始用另一种方式解读“时代喉咙”的观点。每一个诗人都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他的作品里不自觉地会涉及到社会的现实,个性化的语言和思想里也凸显了时代的影响。创作的题材是无穷尽的,我们个人的生活当然更是创作的素材与营养。表现历史现实是无可厚非的,重要的是作品中一定要有一个“我”的存在,诗人不应该局限在一个限定的狭窄的范畴,在创作的层面上,一切都是平等的,都是素材。
最后,梁老师关于诗歌的形象、诗歌的语言、写作与文学奖等问题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并且朗诵了自己的一首代表作《各人》,为大家讲述了诗歌背后的故事。他通过自己的例子说明,读者并不一定会和诗人的创作意图合拍,对于诗歌的解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