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作家论坛纪要

时间:2013-05-06

主讲人:诗人李少君

题目:诗歌的“草根性”时代

主办:外国文学研究所、言心文学社

地点:北外1号楼544室

日期: 2013年4月24日下午19:00-21:00

纪要人:郭安琪

本期作家论坛邀请到的主讲人是海南省文联副主席、著名诗人李少君先生。在此次讲座中,李少君先生主要从汉语的特色、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西诗学的比较、诗歌的“草根性”这四部分进行演讲。

李少君先生首先介绍了汉字的特色。汉字具有实指性、虚拟性或超越性、特殊的重组能力的特征。每一汉字都有其所指的意义,而汉字在指向现实物体的同时,还具有指向本体、表达某种境界的特性。汉字在进行重组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创造出大量的诗歌,同时也可以营造出画中的意境。于是,李少君先生在这里感叹道:生为一名中国人,拥有汉字这种极具魅力的文字是多么令人自豪的一件事!

从汉字与自然的对应关系中,李少君先生引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指出中国自古便有对自然的崇拜的这种传统,“惟天地,万物父母”。在古诗词中,将自然与人进行类比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例如:屈原将香草比作君子,将臭草比作奸侫小人。在这里,李少君先生还提到了诗歌能够抚慰心灵,因而发挥着宗教性的作用。

接下来,李少君先生又对中西诗学进行了比较。西方讲究上帝与魔鬼的二元对立思想,这种冲突具有永恒性,就像存在主义理论提出的“他人即地狱”。而中国自古讲究阴阳对立且互补,它们各有所长,并且可以相互融合。中国古代诗人坚信一切可以变通、融合、转化,他们一贯保持着中庸、平和的态度,不走极端,而这也是中国古代诗人中鲜少有人自杀的原因。李少君先生在此以苏轼为例。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出狱后,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而后被外放颍州;元佑八年,北边至惠州;没过多久又被贬至儋州。即使这样,苏轼仍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其豪放派的诗风世代为人称颂。而西方多是批判性诗人,比如:拜伦。中国近代革命则采取了西方的上帝与魔鬼的对立模式,整个社会分为剥削阶级与劳苦大众这两大对立阶级。其最终结果虽然成功,却也促使了文革的发生。在当今社会,批判性的人仍广泛存在,比如:公知。李少君先生说这些人的做法就是在公然制造仇恨。在此,李先生指出,文学可以用来表达自己,但不必指责他人,发现问题时,我们要做的是观照自己,而非将矛头指向他人。

最后,李少君先生着重谈了关于诗歌“草根性”的问题。李少君先生说,“草根性”这个概念是根据个人的经历而提出的。有次,他前去参加苏州的一个研讨会,途中经过很多镇、县,而在他“走走停停”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包括农民在内的很多人都会作诗。从前,我们总以为诗歌是一个很“高”的东西,但是,现在很多镇、县里的人都在写诗,不得不说明,诗歌正向着“大众化”的方向迈进。中国的新诗出现了三次高潮。第一次出现在五四时期、第二次出现在三十年代,以现代派诗人为代表,第三次以60、70年代的台湾诗人、以及80年代的朦胧派诗人和第三代诗人为代表。无论是五四时期的优秀诗人,还是朦胧派诗人,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诗人作为高干子弟,都得益于首先接触到外国文学,包括“灰皮书”。他们因现实产生出失望的情绪,又在翻译外国作品时受其影响,于是写出了很多有感染力的诗歌。另外,朦胧派诗人多是北京诗人(舒婷因特殊的联系而算得上是准北京诗人),到了第三代诗人多是四川、上海、江浙一带,显然诗歌的城市中心,由北京转向了二线城市,呈边缘化走向。而现在,即使连镇、县中的“草根”都可以作诗。事实上,诗人、民间诗刊的数量远大于80年代。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这种情况的产生呢?李少君先生说,首先,由于教育的普及,诗歌的半专制、半垄断、半封闭的情况被打破,形成了完全开放之势;其次,发达的网络传媒,产生了越来越多会写诗的人。自古以来,无论是春秋战国,还是唐朝的文化繁荣,都与传媒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在网络十分发达的年代,农民的诗可以面向全国进行传播,更多的“草根”诗人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内。而这,也正是诗的数量急剧上升的原因。

在讲座的互动讨论环节,李少君先生详细、耐心地回答了听众提出的各个问题。出席本次讲座的还有首都师大第九届驻校诗人宋晓杰、《北京文学》编辑黒丰,以及正在鲁迅文学院高级研讨班学习的诗人、作家安琪、李见心、黒眼睛、郭守先、曹向荣、史映红等,他们也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